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2012-03-21 06:46:03)
标签:
安全感人生害怕三顾茅庐规划情感 |
分类: 原创 |
1、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这是一个烦躁的时代。
“假如人能活100年,其中睡眠占用30年,吃饭占用10年,穿衣梳洗打扮占7年,走路旅游堵车占7年,打电话1年半,打电话没人接1年零10个月,看电视4年,上网12年,找东西1年零8个月,购物1年半,年轻时打架斗殴,成家后夫妻吵架,有小孩后骂骂孩子又去掉5年,闲谈70天,擤鼻涕10天,剪指甲15天,闲思8天,最后剩余时间为10年。十年你能干什么呢?”每当看到类似这样的文,我们都忍不住焦虑,我们怕来不及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们怕来不及去实现自己梦想,我们怕来不及拥有我们渴望得到的。
其实,人的所有焦虑都来自于这个“来不及”,来不及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双鬓已经开始发白了;来不及确定自己的爱情,对方就已经结婚了;来不及去好好爱孩子,他就已经长大离开你了;来不及功成名就,我们就即将进坟墓了。我们害怕,一切来不及!
就在我害怕来不及的时候,陆陆续续收到几位国内发来的邮件,有的迫于现实的压力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问该怎么办?有的问怎么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说在自己所谓的“不靠谱”的尝试失败之后做着父母安排的无所事事的工作,感到很迷茫,问如何追寻自我之路?有的问当一个广告文案需要什么能力和素质?有的在父母的要求下一而再再而三的去相亲,身心疲惫,问怎么办?有的甚至在清华念大二却感觉自己是个失败者,一天到晚得过且过,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问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还有的才20岁却很苦恼自己的婚事,一心想嫁个有钱人,过上舒适的生活。
原来大家都一样迷茫,原来大家都一样的焦虑,原来大家都怕来不及,原来大家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请让我们一起开始问自己,如果我们没有在半年内赚钱买辆宝马,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一团糟吗?如果我们一辈子也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的人生会白过吗?答案都是否定的。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每一天都在认真地生活着,因为我们正努力一步步朝着梦想迈进,因此每一天过得还算充实和快乐。这样一想,也许我们就不再焦虑了。我们又问自己,如果给自己两年的时间去赚钱买辆宝马,慢慢来,给自己20年的时间去实现梦想,慢慢来,可以吗?答案我想是可以的。这样想可能我们顿时整个人就能放松下来,当我们允许自己慢慢来时,我们忽然感觉那种轻装上阵,脚踏实地的坚实力量重新又回到自己的身上。
因为这个社会太浮躁了,节奏太快,诱惑太多,我们容易迷失自己,我们需要时常问问自己,一切是不是真的来不及?慢慢来可以吗?允许自己慢慢来才能脚踏实地重新上路。
起初,我们往往总是会害怕,害怕不能得到自己渴望的物质生活,害怕遇见不到那个好好爱自己的人,害怕失去青春也换不会事业上的进步,害怕自己会做下一个个让自己悔恨的决定,也害怕丢失了自己内心的本质与单纯,也时常会悔恨自己做过的一些事情。可是这一路我们就这样,踩着自己的害怕和悔恨走来,渐渐的我们在害怕中一点点学习,成长,充实,日益强大,对当初做下的决定释然,最终迎接另一种不惧怕未来的自己。其实每一个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从害怕到不害怕,从悔恨到释然。也许,不害怕不后悔应该作为我们的人生格言。
2、人生如梦,如何规划?
要问我们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我们只能回答不知道。以前我们对“职业规划”“人生规划”之类的东西很迷信,觉得早规划好自己的人生道路,离成功就更近。后来生活阅历增多,自己也渐渐有了一些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才发现“人生规划”完全是扯淡,人生是难以规划的,人生从来就不是规划出来的。
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时候还不会72变,也不知道自己会成为一个叫“唐僧”的和尚的大徒弟,并跟一头猪去西天取经;诸葛孔明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会在军事史上书写下“赤壁之战”这样声名显赫以少胜多的战役;乔布斯从只念了半年的里德学院退学的时候也一定不知道他会成为一个叫iPhone的手机品牌的缔造者,也绝对预测不到他逝世的时候,全球各大网站会在页面上写着“Steve.Jobs1955—2011”以此来缅怀他。
我们只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一步步地跑,一字字地写。人生从来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每天做那么一点点,时间一长,我们就会看到自己的成长。
3、是什么,捆绑了我们的人生?
我们成长的过程是不断被教育,被规划,不断接受外界赋予标准的过程,时尚杂志、传媒资讯、社会习俗给我们列出各种幸福标准,我们把自己框在一个标准的正方形里,上边的边框是你要学业有成,进入名牌大学,下边的边框是能多赚钱,买房买车,左边的边框是30岁之前要结婚,最好嫁(或娶)个有钱人,要婚姻幸福,右边的边框是有一份高收入又稳定的工作,有人以为这样自己就有了安全感,有人以为这样的人生就是幸福完满的人生,但是这却不是真的,我们看到很多有房有车的已婚人士并不幸福,他们把自己框在这个框里,只感到更大的困惑,他们也许没有对自我思考过,甚至没有独立想过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其实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两点一线,从生到死的过程,我们渴望的安全感无非就是希望这两点一线走得平滑顺畅一点,少一点曲折坎坷,少一点弯路岔道而已。人生本来就是一段旅程,目的地都是一样——死亡。有的人的旅程充满五颜六色变换万千的风景,有的人的旅程只是一成不变的索然无味,你想成为哪一种人?
有个年纪大的长辈和我们说,如果有机会,年轻人40岁左右出国留学都不会太晚,重要的是去经历生活,体验生命。我非常同意他的说法,但是现实中我们听到很多人会说,都40岁还出国留学,太不靠谱啦,等念完书,年纪都多大了,什么事的年龄也相应往后延,这样的人生是很痛苦的……
为什么你的思维会如此僵硬,是什么桎梏了你的思维,捆绑了你的人生?在这个资讯泛滥,每一秒钟都刷新微博的时代,独立思考比其他任何东西都要来得重要。
世上本没有安全感,想的人多了,就有了虚假繁荣的伪安全感。尤其是女人,很容易被各种伪安全迷得神魂颠倒,我们大多数时候对事物的认识建立在外部资讯和各种广告上,缺乏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这样容易习惯性的给自己贴上各种各样伪安全的标签:有了房子就有安全感,有了钱就有安全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有安全感,找个老实木讷的男朋友就有安全感,结了婚就有安全感,有了孩子就有安全感……
可是真正的安全感不是来自外部物质的赋予,而是来自内心的平静和踏实,来自对自我的相信和对人生的笃定,可是要获得这些都需要人生经历的慢慢累积,需要吃过生活的苦头,经历过许多世事,见识过很多境遇,还要有自己的修养和悟性,才能做到平和淡泊,不忧不惧。所以,亲爱的朋友们,请不要着急,慢慢来,我们会有安全感的。
4、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那些早早找到自己的人生梦想,遵循天命的人,固然很幸运;但是那些还没有找到自己应该走的道路的那些人也不必感到万分痛苦,因为一切都还来得及,我们要给自己慢慢来的机会。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不管你想要怎样的生活,你都要去努力争取,你喜欢美女就去追,你想嫁个有钱人就去找。只有真正经历过了,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遇到一些人渣,怎么分辨出好人?不试错几个对象怎知自己跟什么样的人处得来?不多尝试一些事情怎知自己喜欢什么不适合什么呢?
因为经历,所以懂的。该做些什么、走怎样的路,应该遵循着内心的声音一步步摸索出来,试错出来。摔倒了,爬起来;撞个头破血流,往后退;走岔了路,就退回来;走得太急,就慢一些;迷路了,停下来想想,再继续走。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倾听内心的声音,遵从自己内心的意愿,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
如果我们已经找到自己的方向了,也已经努力了,但是还没有得到想要的,那只是时间还不够,或者努力还不够,抑或成长还不够。君不闻:唯有时间了解爱。什么是爱?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单单是我对你说我爱你的那一激情瞬间,而是无数个平平淡淡、一粥一饭柴米油盐的日子。唯有时间了解爱,也唯有时间能够见证成长。没有时间的积累,没有付出的增多,没有量变到质变,我们是看不见自己成长的。上天会眷顾那些持续努力不断坚持的人儿,不信,我们再努力个三年五载试试,到时再回头看看,是否已经得到自己想要的了。所以,亲爱的朋友们,请不要着急,慢慢来,我们会得到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