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花静悄无声
(2011-10-03 09:06:41)
标签:
韦德纳美国《泰坦尼克号》“9·11”事件藏书杂谈 |
分类: 原创 |
“9·11”事件发生时,有个丈夫在纽约世贸大厦107层工作,当灾难降临时,他给他妻子打电话说:“对不起,我没有办法让自己活下来,我爱你!”之后,大楼倒塌,丈夫死了。这是个令人心碎的故事。那么多的人不相爱,那么多的人找不到爱,可偏偏这对相爱的人却因恐怖的灾难不得不分离,阴阳相隔。
前些年看《泰坦尼克号》,影片结尾时,冻僵的杰克慢慢沉向海底,这边营救船来了,露丝得救了——在我当时看来,这是一种非常残酷非常不堪的爱情,他们为什么不能一同死去,同归于尽?像美国著名的警匪片那样,男女主人公在阳光下相视一笑,然后被子弹打成筛子。现在我不这样看了,爱得很好的人不能一起去死,要有一方承担怀念的责任。温暖、刻骨铭心地追思。
露丝坚强地活了下来,她打消了自杀的念头——杰克不在了,一半的记忆业已不在,如果自己再死去,余下的一半记忆也不复存在。在悲伤与虚无之间,她选取择了悲伤,以此作为留住爱人的最后方式。
把逝去的爱人当作一只痛楚的陶罐,盛满他的气息。她为他而活,两个人叠加在一起才有了这只生命陶罐。她牢固地守着记忆,就如攫住了他的一点点衣襟,她不能撒手,世上那么多人,只有她,是他还活着的凭据。
后来在哈佛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童元方教授所著的《水流花静》中读到有关“杰克”这个人物的真实故事:在哈佛大学韦德纳图书馆前有一块纪念碑,写着:“哈瑞.艾肯斯.韦德纳,这所大学的毕业生,生于1885年1月3日,卒于1912年4月15日海中,肇因于沉没之轮泰坦尼克号。”与这块纪念碑相对的就是他的母亲韦德纳夫人为纪念爱子而设立的这座图书馆。
在沉船事故中,韦德纳夫人和女仆登上了救生艇后获救,她的丈夫和儿子都葬生海底。这是泰坦尼克事件最为人称道最具人性光辉的一面:伟大的男人们把妇女儿童送上生路,把自己交给了死神。
韦德纳夫人家族是20世纪初美国的豪门,其子哈瑞风神俊朗,进入哈佛后热爱藏书,而且都是些天价的古董书。或许是他的这一爱好太珍贵也太昂贵了,让他的内心有一种不祥的预感。24岁那年他写下遗嘱,将藏书捐赠给母校哈佛。他死后,他母亲为了让这些藏书有一个好的归宿,又给哈佛捐赠了这座图书馆。还将儿子的财产,专门用来支付馆员的薪金和图书馆的日常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