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 |
收到朋友短信,告诉我在未来的日子他要尽可能的正常地生活。
简短而简单的语言却翻卷起我内心的波澜。“过日子”,“好好过日子”,“过好日子”,“日子好过”,“日子过好”等等念想,游戏一般,在我的内心里蹿动。我想,日子应该就是每一天吧。每一天的书面语表达,就是“日历”。一日又一日的连缀起来,便是“月历”了。一月又一月的“春夏秋冬”了,便“年历”了。一年又一年的辗转,便“年轮”而“岁月”了。岁月,多么美好的字眼啊,美得人心摇荡。遥想岁月,或者回首岁月,或者瞻顾岁月,一个个生命的故事和生命的存在,便也“丰碑”起来,便也“历史”起来。于是我们都在说——活在当下,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天。呵呵,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能够吗?也许,或许,那可不一定,可能吧!真的,我一直认为我们太缺少了“自己的生活”,“自己内心的生活”,不能自主,怎能自由,怎能自在?
于是,最近这一段时间,也不知怎么的,我就特别了“过日子”的情怀。而更多人觉得“过日子”总是要和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群体密切关联的,否则,这日子还叫日子吗?渐渐,我不这样看了。虽然我也曾切切于、耿耿于“只有上帝和野兽才喜欢孤独”。因而,人,生而有偶,生而有伴,总也得在大千世界里寻找那个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这样的人生也才真正的完美,真正圆润。也就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琴瑟和鸣了,天地祥瑞了。能这样了,当然是人生的美事、乐事和幸事。我为什么不这样看了呢?因为这本身就是我们在于人伦亲情方面的一个“误区”,或者说是“圈套”。太讲究了“和而同”,却也忽略甚至漠视了“各美其美”的生命取向。费孝通先生生之前极力宣讲,“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至为重要的先决条件便是“各美其美”。能做到这一点,就很难,更别说“美人之美”了,也别说“美美与共”了,那终极的圆润和美——“天下大同”,更是秋风怅望玉门关了!
https://ayg7la.bay.livefilestore.com/y1mZK_J69sfTC3exfnZPRvQ8cZ28cwyOvdtFnbuJfUbU4cgVpo-WGA8erc_hyEl2YwUkbFAWX-N6MXkTdFi5M-N73DXGHgHFq2uFkhwJELyg0wlr15JcPoUG2vmsWGu09J7oKXeuoApwDg7XD5P3DCk3A/9.jpg
现在,我们中已经很少人有真正的“自己的生活”。人生的依附性太强,而自主性和独立性很弱差,很偏枯。自己的生活,关乎心灵,关乎精神,关乎自我生命存在的清洁和纯洁以及纯粹和精粹。吃喝拉撒睡的物质保障,实际上是很微薄的,而精神的边际呢?而心灵的界域呢?而灵魂的崖岸呢?“无极”啊!现实性,现世性,当下性,便也成为了我们岌岌以求的实际和实惠。根子在哪儿?穷急了,穷荒了,穷盲了。一叶障目,何以见天下之美景?坐井观天,何以见天空之辽远?画地为牢,何以见世间之壮阔?嘤嘤嗡嗡的,熙熙攘攘的,便也就“蝇头利”了和“蜗角名”了,终至于“窝里斗”了一个个偌大的“酱缸”。
过日子的概念,在此时,我不甚了了起来。也许,该怎么过就怎么过,不必去强求什么,也不必去张望什么。成都方言里的“打望”,实在很活色生香的啊。
“打望”了,撒了野的灵魂还能回来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愉快的心情和恬淡的情趣,是多么重要。人的日子,鬼样地过着;人的日子,畜牲一样地过着;人的日子,浪奔浪涌喧嚣着过;人的日子,真真假假敷衍着过。恐怕不是什么“好日子”吧,恐怕这样的日子便也是末日了吧!此时,这样的末日感觉是否也意味着新生,我依然是并不知道,但我深深地感受了,该过自己的日子,该做自己的事情,该说自己的真话,该走自己的道路!决意于一种“告别”,就不要“回首”,更不要“再见”。回到自己的世界!呼吸自己的空气!遥望自己的晴空!守护自己的家园!经营自己的生命!
独自上路吧,有一个声音坚强地告诫自己:行走,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