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人研究生害怕见导师?然而这6个重要节点必须硬着头皮去啊

标签:
博士论文润色英语润色埃米编辑 |
分类: 科研趣文 |
以下内容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埃米编辑SCI论文润色】。关注微信公众号,写作投稿更容易~如有论文润色需求,可以联系我们哦~
i人研究生提起见导师,可能是又想见又怕见。
不知道说啥话合适,怕自己没做好被导师批评,感觉愧对导师耐心教导,怕导师的严厉,担心麻烦导师,担心导师在忙……
甚至想起需要见导师,焦虑症都会犯了
但其实,有些节点不及时和导师聊一聊,可能真的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毕竟,导师的眼光就像显微镜或X光,能帮你精准定位那些你自己没注意到的问题。
1 入学第一次见面
一般在入学前大家都确认了导师,并添加了导师的微信。入学后,可以给和老师说一声,我是xxx,到学校了,想去见见老师。这一步是先表明你的主动性,给导师留下一个初步好印象。
一般在这期间,导师会组织师门内的第一次见面,可能会有师兄师姐在场,也可能只有研一的同学。这个区别不大,因为这一次见面会的主角就是新入门的你们。这个时候聊的内容都会很轻松,涉及学术的内容会比较少,但是也别彻底跑偏了,你可以准备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说说对未来研究生学习的大致规划,以及毕业后的想法,是求职还是继续深造。这一步是为了让导师对你这个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 确定研究方向
一般会在研究生入学一个月内,确定未来三年的研究方向。你跟的导师手里或多或少都有研究课题,可以主动询问导师或是师兄师姐关于现有的课题情况,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然后查找相关文献资料,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再提炼出研究框架。有了这些准备后,再和导师具体聊聊研究方向。
当然也可能存在自己有非常感兴趣,并且想要做的课题。这时可能工作量就会多一点,需要去找这一方向的研究现状,然后自行研判这一研究的可行性,并找到相应的创新点。最好提前写好一份文献综述,并提出研究问题和研究框架,以书面的形式整理成册,拿到导师面前,和他详细地聊一聊。
这个时候千万别躲着导师,聊聊你的思路,听听他们的建议,可能会避免你在“万丈深渊”里越走越远。
3 小论文投稿
现在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大部分都需要公开发表论文后才能够毕业。在论文投稿之前,质量需要导师把关。记住千万不要直接把论文发送导师邮箱就完了,一定要在微信上留言,提醒导师查收论文。如果你愿意的话,还可以制作一份PPT,将研究问题,实验步骤一节研究结果展现出来,面对面在组会上和导师沟通交流。
详细记录导师意见,并作后续修改。这一过程可能痛苦且漫长,不过不用担心,只要导师松口,说可以投稿后,立马开始投稿工作。不过有些导师可能比较忙,根本找不到他,这时就可以侧面向师兄师姐打听一下导师风格,平常是否会帮学生改小论文,以及会不会挂一作或通讯作者等。不过也别干等,时不时的也可以微信或电话找他,催催进度什么的。
4 大论文送审
毕业大论文的外审直接关乎研究生是否能顺利毕业,可以说是最后一道关卡了。在写作的过程中,建议和导师的沟通至少3-4次。第一次就是开题时的框架问题,一定要和导师确认好研究框架后,再下笔撰写,不然框架都不对的话,辛苦写一堆可能白写了。
之后的几次主要是让导师帮忙把控方向,不要写偏了。大论文最好尽早写完,在预答辩之前最好是已经给导师过了两次的状态了。
对于导师提出的意见,一定要仔细记录下来,并且一一改正。这和小论文不同的是,导师是决定是否能送审的唯一人。一定要他觉得没问题,他才会给你签字。关于外审,只要是导师确认无误后,论文行文流畅,没有低级错误,格式正规,不出现涉及态度的问题,一般外审都能过。
关于导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可能有些你能自己修改明白。但是一定会存在有困难的部分,这时一定要和导师沟通,明确提出自己做不到的点在哪里,然后等待导师的反馈。记住,态度一定要谦逊,表现出这是经过了自己的努力,但仍然无法改变的。导师看到你的态度诚恳,且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一般都会说先将这个写在研究局限中,然后签字给过。
5 学术会议
对于准备继续混迹科研圈的同学,学术会议不要再躲了,这是露脸的机会!
学术会议就像导师的朋友圈,你不聊聊,怎么知道有没有机会露脸?主动问问导师有什么推荐的会议,说不定还能帮你对接到一些资源呢。
6 毕业季
导师决定你能不能毕业!最最重要的时刻来了——毕业!这个时候,见导师就像打卡,别等到临门一脚还在摸鱼。多见导师,提前了解论文进度和答辩要求,这可是关系到你能否顺利毕业的关键。
这些重要节点,一定要多多和导师聊聊,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尽量见面聊。实在不行,请优先选择微信或者是邮件。
注意微信聊天礼仪:
01 直接说明目的,千万不要用“在吗?”“在?”开头然后等着导师回复了再表述问题。这种开头会让导师分分钟想打人
02 如果问题比较多,可以有条理地分段写清楚1/2/3/4,方便导师更快理解清楚你的意思,也更好地回复你的问题呀。
03 有问题直接问,不要用闲聊作为开场白。
04 不要在深更半夜给导师发消息,一般晚上10点到第二天8点就别发了。
最后别忘了——导师的任务就是帮你,不要把导师想得太复杂,内心不要给自己加戏,放下思想包袱。
定期和导师沟通,才不会在重要节点上掉链子!看完了,鼓起勇气去和导师多聊聊吧!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关于需要和导师保持沟通的节点,你认为还有其他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