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泰斗赵炳南:寄语青年中医学子
经常收到各方面的来信,其中许多是有志于从事中医工作的青年人,他们希望我能谈谈个人的看法和体会.借此机会,我想说几句不成熟的话.
(一)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
书不可不读,对于一些中医经典医籍,不但要读,有的还要能背,但希望同志们不要钻进书堆里出不来.要重视临床,多认症.多实践.我年青时,根本不知道累,上午看病百余人,下午出诊,晚上睡在医馆,整天和病人打交道,以后虽说年岁大了,也坚持门诊,坚持会诊,从不脱离临床.只有见得多,认症准才能辨析识病严谨,立法遣药切中,对疑难大症做到心中有数.
(二)寻师认能,博采众方
要善于学习,不仅向书本学,向老师学,还要向病人学,向民间学.我自己的经验中,有很多是向别人学来的.比如熏药疗法是在我早年行医时,看见一位老太太用草纸燃烟熏治顽癣(神经性皮炎),引起了我的注意.查阅古书中也有类似这方面的记载.于是我加以改革,临床治疗很多皮外科疾患,取得很好疗效.
又如,一位头面部白驳风(白癜风)的患者,同时伴有头皮瘙痒.脱屑.头油多.我让他用透骨草煎水洗疗.数天后,白驳风如旧,但用来洗头却收到意想不到的去油止痒效果.我从病人主诉中受到启发,以后拟定了透骨草洗方专以治疗发蛀脱发病(脂溢性脱发).
(三)千年的字会说话
要善于保存.总结临床资料,日积月累,相当可观.不要忽视只言片纸,有了新的思路,要及时记录在案.俗话讲"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文字比记忆更加可靠.至今,我还存有一些二十年代的资料,闲暇时翻阅一下当时治好病人的感谢证明书,对回忆病例颇为有益.
(四)慢走强过站
古语讲:"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做学问要持之以恒,不怕慢,就怕站.停止不前,满足于现成的经验,必将一事无成.我常给青年人讲龟兔竞走的故事,勉励他们不断长足,有所进步.
(五)宁可会而不用,不可用而不会
俗话讲,"艺不压身".凡有用的知识,都要用心学,现在不用,以后可能有它的用场.希望年青人珍惜大好时光,多学一些有益的知识,多掌握一些操作技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