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于卓大夫
于卓大夫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852
  • 关注人气:5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药店为何称“堂”呢?

(2019-05-24 08:05:28)
标签:

历史

杂谈

分类: 转载
中医药店为何称“堂”呢?
神农试药尝百草,岐黄对答著华章.
扁鹊诊脉三医论,医圣辨证建八纲.
悬壶济世施仁术,杏林春暖治虎伤.
华佗手术麻沸散,葛洪肘后备急方.
大医精诚孙思邈,防治温疫橘井香.
丹溪宋慈陶弘景,治病救人一碗汤.
儿科钱乙论脏腑,本草纲目扫叶庄.
起死回生天医星,护佑华夏保健康.
 我国一些老字号的中医药店,多以"堂"相称,诸如"同仁堂""济生堂""长春堂""四知堂"等.
中医药店为何称“堂”呢?
 有些药店演变到后来发展成制药厂,仍然保留着这些老字号,如北京的"同仁堂".天津的"达仁堂".杭州的"胡庆馀堂".石家庄的"乐仁堂".安阳的"明善堂"等,至今仍名扬四海内外.
 中医药店为何称"堂"呢?
 这还得从医圣张仲景说起.
中医药店为何称“堂”呢?

 尽管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但由于他父亲曾在朝廷做过官,对参加科举考试,以谋得一官半职很是看重,就要张仲景参加考试.
 古时的人以不忠不孝为最大耻辱,尽管张仲景很不情愿,但也不愿违背父命,落一个不肖之子的名声.因此,在灵帝时(约公元168~188年),他参加了考试并且中了"举人".
 在建安年间(公元l96~219年),张仲景被朝廷派到长沙做太守.
 但他仍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病,自己的医术也就不能长进.
 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地仔细为群众诊治.
 他让衙役贴出告示,告诉老百姓这一消息.他的举动在当地产生了强烈的震动,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对张仲景更加拥戴.
 时间久了便形成了惯例,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门前便聚集了来自各方求医看病的群众,甚至有些人带着行李远道而来.
中医药店为何称“堂”呢?

 张仲景公开坐堂应诊,首创了名医坐大堂的先例,他的这一举动,被传为千古佳话.
 后来,人民为了怀念张仲景,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这些医生也把自己开设的药店取名为"××堂药店",这就是中医药店称"堂"的来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