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极八法中的“肘”是方言掫(zhou)”吗?

(2019-02-21 19:26:26)
标签:

体育

分类: 转载
太极八法中的“肘”是方言掫(zhou)”吗?
太极八法中的“肘”是方言掫(zhou)”吗?
  太极八法,乃先辈对拳势劲路的运行轨迹和方法特点的概述。世传太极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中,掤、捋、挤、按、采、挒、靠皆为动词,唯独偏偏出了个名词“肘”,总感觉不太协调。
  虽有很多同道解释是用肘发力。但肘关节毕竟是个名词,且发力无定向。时有思索之余,古文中的通假字使用,给我了一些启发。
  语言源自生活,功夫亦源自生活。武当赵堡太极拳虽由武当派张三丰祖师所创,但却是在河南中原大地生根发芽,继而遍地开花。不难想到,太极拳拳势的修炼,势必受到河南地方民俗文化的影响;同时,太极拳理论的传承,也多少会受到河南民间语言文化的影响。
  在河南一带,有一种方言叫“掫(zhou)起来”,意思是抬、托举,从一端或一侧托起重物,生活中两个人抬家具经过门口时,门槛挡了,过不去,一方就会说,你掫(zhou)高一点,就过去了。在河南方言中,“掫”是取往上托举之意,从一端或一侧托起重物。
  古时传拳过程通过方言交流,不小心误解、误传“掫”变成“肘”应该也有可能。
  但究竟八法中的“肘”法,是否确实为方言之误传呢?
  众所周知,古老的武当赵堡太极拳,秘传了几百年,仍不失其天然本色,以其原汁原味、特色鲜明的道家风格屹立于世。道家讲究协调一致、周身一家、天人合一的整体配合,不太可能去单单突出一个肢体关节“肘”的重要性。
  而且,“肘”关节在武当赵堡太极拳拳势中的运用,确实也不是很多。反倒是河南方言“掫”在拳理拳论中有诸多体现,并且在行拳动势中贯穿始终。
  摘编自《少林武术》2018年7月第335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