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识《茶为什么被称为“万病之药”》之二
(2017-11-16 19:26:26)
标签:
健康 |
分类: 转载 |
小知识《茶为什么被称为“万病之药”》之二
相克:茶和肉类=茶利尿,容易便秘。茶和药=影响药物吸收。茶和水果=影响水果的营养吸收。
1、吃狗肉后,忌喝茶
狗肉中富含蛋白质,而茶叶中鞣酸较多,如食狗肉后立即饮茶,会使茶叶中的鞣酸与狗肉中的蛋白质结合为鞣酸蛋白。这种物质有收敛作用,能减弱肠蠕动,产生便秘,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滞肠内被动吸收,而不利于健康。
2、茶和白糖
茶叶味苦性寒,人们饮茶的目的就是借助茶叶的苦味刺激消化腺,促使消化液分泌,以增强消化机能。再就是利用茶的寒凉之性,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如茶中加糖,就会抑制这种功能。但古籍中也有茶叶配白糖疗疾的偏方,作为食疗可以,若平时饮茶,则不宜配糖。
3、茶与鸡蛋
茶水煮鸡蛋,茶的浓度很高,浓茶中含有较多的单宁酸,单宁酸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鸡蛋为高蛋白食物,所以不宜用茶水煮鸡蛋食用。
4、茶与羊肉
虽然时常吃一些羊肉,对身体大有裨益,但在吃羊肉喝茶时,羊肉中丰富的蛋白质,能同茶叶中的鞣酸“联姻”,生成一种叫探酸蛋白质的物质。这种物质对肠道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可使肠的蠕动减弱,大便里的水分减少,容易发生便秘。吃完羊肉后,也不宜马上喝茶,应等2~3小时再饮茶。
5.茶与药
茶叶中的鞣酸可与某些药物(如硫酸亚铁片、构檬酸铁铵、黄连素等)起化学反应而产生沉淀,影响药物吸收。如果用茶水服用镇静药(如苯巴比妥、安定等),则茶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等兴奋剂,就会使药物的镇静作用抵消或减弱。
6、茶与酒
不少人酒后都爱饮茶,想达到润燥解酒、消积化食、通调水道的功效,但这对肾脏是不利的。
因为酒后饮茶,茶碱产生利尿作用,这时酒精转化的乙醛尚未完全分解,即因茶碱的利尿作用而进入肾脏,乙醛对肾脏有较大的刺激性,从而易对肾脏功能造成损害。于是肾寒、阳痿、小便频浊,睾丸坠痛等症状接踵而至。
妙用
茶水可以去垢涤腻,所以洗过头发之后,再用茶水洗涤,可以使头发乌黑柔软,富有光泽。而且茶水不含化学剂,不会伤到头发和皮肤。
受潮处理
茶叶受潮后要及早处理,方法是将茶叶放在铁筛或铁锅中,用文火烘一烘,温度不易太高,边烘边翻搅抖动,去潮后,摊晾在桌面或板面上,晾凉后收藏。
注意
茶叶保管不当会受温返潮,甚至发霉。此时绝不能利用日晒复干,日晒后的茶叶,会变得苦涩难喝,高档茶也会变得品质低劣。
茶叶所含的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等多种成分,在综合作用下,有预防和抑制肥胖的功效。在日本,特别喜欢中国的乌龙茶。因为乌龙茶对分解脂肪的作用较强,可以帮助解除油腻,帮助消化,有减肥作用。
法国巴黎圣东安尼医学系临床主任卡罗比医生研究证实,常饮云南产的普洱茶,可降低人体中的三酸甘油脂和胆固醇。法国妇女,特别是女青年很讲究形体美,她们把普洱茶称为“减肥茶”。
法国医生用普洱茶作了试验,受试者每人每天饮三杯普洱茶,坚持一个月,结果有的体重减轻了,有的血脂降低了。法国医生还用云南陀茶对40名男女肥胖者进行实验,让他们每日早、午、晚各饮一杯陀茶,有40%以上人的体重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这是法国人喜欢喝云南茶的一个原因。根据茶能减肥的作用,茶叶成为“减肥茶”、“健美茶”的主要原料。
饮茶或用茶漱口、刷牙,不但能除口臭,还可防治龋齿。据报道,北京市口腔医院医学博士周大成,从70年代即开始研究茶叶在预防龋齿方面的功效、饮茶、用茶汤漱口、刷牙,或者用含茶的牙膏均可,但以茶汤刷牙为最好。
这是因为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难溶于酸的“氖磷灰石”。就象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的防酸杭龋能力。
利用茶防龋是牙齿保健的途径之一。因此,可在儿童中推广用茶汤漱口、刷牙和饮茶。低氟地区,提倡饮用一般低档茶(高档茶和名茶含氟量较低),可以防止龋齿。
每人每天饮用10克茶叶冲泡的茶汤,即可满足人体对氟的需要。含氟量较高的茶叶,有福建“乌龙茶”、云南、“滇红”、浙江“杭绿”、江西“茉莉花茶”和贵州“茯砖”等。
饮茶对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有人通过临床实验证实,一个月中,日喝三碗沱茶的人,他们的血脂下降了13%,胆固醇也有所减低,对8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试验,结果有30名患者,经用绿茶进行五天治疗后,有的血压下降,有的恢复到正常。
有人还对喝茶与冠心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为不喝茶、偶尔喝茶、常喝茶三个组,发现不喝茶的,冠心病发生率为3.1%,偶喝茶者患病率为2.3%,常喝茶者为1.4%。由此可以看出,喝茶对预防冠心病的效果。
医圣张仲景说:“茶治便脓血甚效”。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茶是肠道疾病的良药。茶中的多酚类物质,能使蛋白质凝固沉淀。茶多酚与单细胞的细菌结合,能凝固蛋自质,将细菌杀死。如把危害严重的霍乱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放在浓茶汤中浸泡几分钟,多数会失去活动能力。
因此,中医和民间常用浓茶或以绿茶研末服之,治疗细菌性痢疾、肠炎等肠道疾病。方法是茶叶3克,水一碗,煎服,一日三次;或用浓茶一杯,醋20毫升,混合服下,一日三次;也可用茶叶、荠菜花各15克,煎服,一日三次,饭前服用。
其次,用水泡茶时,如果饮用水不洁,茶叶能吸收水中的杂质,并使之沉淀,有净化、消毒作用,这对预防肠道传染病有好处。
在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茶叶后,如何让它发挥最大功效,也是一门学问。韩驰说:不同的茶,保存、冲泡、饮用的方法,都各有讲究。
《纲目》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火,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
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闿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若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土不制水,精血潜虚,成痰饮,成痞胀,成痿痹,成黄瘦,成呕逆,成洞泻,成腹痛,成疝瘕,种种内伤,此茶之害也。
苏轼《茶说》云,除烦去腻,世故不可无茶,然暗中损人不少,空心饮茶入盐,直入肾经,且冷脾胃,乃引贼入室也。惟饮食后浓茶漱口,既去烦腻而脾胃不知,且苦能坚齿消蠹,深得饮茶之妙,古人呼为酪奴,亦贱之也。又浓茶能令人吐,乃酸苦涌泄为阴之义,非其性能升也。"
《本草经疏》茗,《本经》味甘,气微寒,无毒,藏器言舌,然亦有不苦者。太阴为清肃之脏,喜凉而恶热,热则生痰而津液竭,故作渴也;瘘疮者,大肠积热也;小便不利者,小肠热结也;甘寒入心、肺而除热,则津液生,痰热解,脏气既清,腑病不求其止而止矣。
令人少睡者,盖心藏神,神昏则多睡,清心经之热,则神常自惺寂,故不寐也。下气消食者,苦能下泄,故气下火降,而兼涤除肠胃,则食自消矣。
凡茶之种类极多,方宜大异,要皆以味甘不涩,气芬如兰,摘于夏前者为良。夫茶…能涤肠胃一切垢腻,宁非木中清贵之品哉?昔人多以苦寒不利脾胃,及多食发黄消瘦之说,此皆语其粗恶苦涩,品类最下者言之耳。
《本经逢原》茗乃茶之粗者,味苦而寒,最能降火消痰,开郁利气,下行之功最速,故《本经》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之患,然过饮令人少寐,以其气清也。消食止渴,无出其右,…兼香豉、葱白、生姜,治时疫气发热头痛。
凡茶皆能降火,清头目。其陈年者曰腊茶,以其经冬过腊,故以命名。佐刘寄奴治便血最效。产徽者曰松萝;长于化食;产浙绍者曰日铸,专于清火;产闽者曰建茶,专于辟瘴;产六合者曰苦丁,专于止痢;产滇南者曰普洱茶,则兼消食辟瘴、止痢之功。蒙山者世所罕有,近世采石苔代充,误人殊甚。
其余杂茶,皆苦寒伐胃,胃虚血弱之人,有嗜茶成癖者,久而伤精,血不华,色黄瘁痿弱,呕逆洞泄,种种皆伤茶之害。而侵晨啜茗,每伤肾气。酒后嗜茶,多成茶癖。又新茶饮之,令人声音不清,以其能郁遏火邪也。至于精气寒滑,触之易泄者勿食,宜以沙菀蒺藜点汤代之。
保存
茶叶最怕潮湿异味。保存的容器以锡瓶、瓷坛、有色玻璃瓶最佳;其次宜用铁听、木盒、竹盒等;塑料袋、纸盒最次。容器要干燥、洁净、不得有异味。
盛好保存的茶叶,宜放在干燥通风处,不能放在潮湿、高温、不洁、曝晒的地方。这些地方不能有樟脑、药品、化妆品、香烟、洗涤用品等有强烈气味的物品。
当年的新绿茶也可密封后,放入冰箱冷冻室,能保存3~6个月。
冲泡
洗茶最多15秒。在实验中发现,绿茶冲洗两次,有效成分浸出率为70%多,红茶为60%多。也就是说,如果过度洗茶,营养物质就会大量流失。如果茶叶不得不洗,那么洗茶时间,不要超过15秒。
绿茶和白茶,最好不要洗。但有一种例外,对咖啡碱比较敏感的人,可以喝茶前洗一遍,因为其中的咖啡碱浸出比茶多酚快,快洗可以去掉部分咖啡碱。
饮用
每天12克最适合。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日饮茶12克左右,分3~4次冲泡是适宜的。吃油腻食物较多、烟酒量大的人,可适当增加茶叶用量。
孕妇和儿童、神经衰弱者、心动过速者,饮茶量应适当减少。韩驰则提醒,随着功夫茶的流行,人们喝茶“越来越烫了”,这是非常不对的。人们喝茶本为保健,但喝烫茶会增加食道癌等癌症的发病率,得不偿失。饮茶最佳的温度,应该是60度左右,不要超过70度。
此外,一天之中可在不同时间饮不同的茶:清晨喝一杯淡淡的绿茶,醒脑清心;上午喝茉莉花茶,芬芳怡人,可提高工作效率;午后喝杯红茶,解困提神;晚上与朋友或家人团聚,泡上一壶乌龙或普洱,别有一番情趣,也不至于影响睡眠。这种一日饮茶安排,大家不妨试一试。
剩茶也可发挥余热
说茶叶浑身都是宝,一点儿也不夸张,只要好好加以利用,“过气”的茶叶,一样可以发挥余热。
一是隔夜茶。江和源表示,喝隔夜茶其实并没有坏处,但是茶叶易氧化,所以隔夜茶的茶杯上,往往会留有茶斑。另外,夏季温度偏高,茶叶容易被细菌污染,发霉、发馊,导致腹泻,所以夏天还是不喝隔夜茶为好。如果不舍得倒掉,还可以用于以下用途:
1、隔夜茶中含有丰富的酸类,氟类,不但可以防止毛细血管出血,还能起到杀菌消炎作用,如口腔出血,皮肤出血等,都可以用它洗浴含漱;
2、用隔夜茶洗头,可治头皮痒;3.口臭使许多人苦恼,如果用隔夜茶每天漱口三次,就可消除口臭烦恼。
二是旧茶和茶叶渣。龙井之类的绿茶,人们讲究喝当年的新茶,万一没喝完,这些茶叶也一样可以发挥功效:
1、制作菜肴。炖肉或制作其他较油腻、有腥味的菜时,可以放点茶叶,有去油解腻的功效;
2、茶叶渣可以晾干收好,和旧茶一起制成茶叶枕,特别适合夏天使用。如果茶叶的量不够,也可以制成小茶包,用来敷眼,可以缓解视疲劳;
3、将泡过的茶叶晒干后,撒在家中潮湿的地方,如床下,可以吸收湿气。
茶叶中具备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许多有益成分,目前已分析茶叶中的化学物质多达600多种,包括生物碱类、矿物质、维生素、茶多酚类、蛋白质与氨基酸类等。
茶能抗癌、防衰老,能提高人体生理活性。它对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能,而且有良好的延年益寿、抗老强身的作用。
古言道:人生70古来稀。有据可查,“茶圣”陆羽活了72岁,“茶僧”皎然活了81岁,“五十斤茶”和尚活了130岁,“不可一日无茶”的乾隆皇帝活了88岁。“尝尽天下之茶”的袁枚活了82岁,女茶人冰心活了99岁…虽然我们不能说他们的长寿之源是茶饮之道,但确实他们都是著名的茶人。
其实药食乃同源,两者是很难分开的。那时并没有食品、药物、饮料的区分。不过,诸多历史典籍正说明了我国自古就是茶的原产地,也是世界茶饮文化的发源地。
从遥远的祖先到现在,我们世世代代都有千千万万的人与茶相依为命,以它为伴、以它谋生、以它为乐。如藏族古谚所说“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
后一篇:《一年四季喝茶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