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极拳学》自序.孙禄堂

(2015-05-28 19:26:26)
标签:

体育

健康

文化

杂谈

分类: 蒲阳孙门

《太极拳学》自序.孙禄堂

《太极拳学》自序.孙禄堂
先太师禄堂先生书法

  乾坤肇造,元气流行,动静分合,遂生万物。是为后天而有象。先天元气赋于后天形质,后天形质包含先天元气,故人为先后天合一之形体也。
  人自有知识情欲,阴阳参差,先天元气渐消,后天之气渐长,阳衰阴盛。又为六气所侵(六气者,即风、寒、暑、湿、燥、火也),七情所感,故身躯日弱而百病迭生。
  古人忧之,于是尝药以祛其病,静坐以养其心。而又惧动静之不能互为用也,更发明拳术,以求复其虚灵之气。迨达摩东来讲道豫之少林寺,恐修道之人久坐伤神,形容憔悴。
  故以顺逆、阴阳之理,弥纶先天之元气,作易筋、洗髓二经,教人习之,以壮其体。至宋,岳武穆王,益发明二经之体义,制成形意拳而适其用,八卦拳之理亦含其中,此内家拳术之发源也。
  元顺帝时,张三丰先生修道于武当,见修丹之士兼练拳术者,后天之力用之过当,不能得其中和之气,以致伤丹,而损元气。故遵前二经之义,用周子太极图之形,取河洛之理,先后易之数,顺其理之自然,作太极拳术,阐明养身之妙。
  此拳在假后天之形,不用后天之力,一动一静,纯任自然,不尚血气,意在练气化神耳。其中本一理、二气、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等奥义。始于一,终于九,九又还于一之数也。
  一理者,即太极拳术起点,腹内中和之气,太极是也;二气者,身体一动一静之式,两仪是也;三才者,头、手、足,即上、中、下也;四象者,即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也;五行者,即进、退、顾、盼、定也。
  六合者,即精合其神,神合其气,气合其精,是内三合也;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是外三合也。内外如一,是成为六合;七星者,头、手、肩、肘、胯、膝、足,共七拳,是七星也;八卦者,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即八卦也;九宫者,以八手加中定,是九宫也。
  先生以河图、洛书为之经,以八卦、九宫为之纬;又以五行为之体,以七星八卦为之用,创此太极拳术。其精微奥妙,山右王宗岳先生论之详矣。
  自是而后,源远派分,各随己意而变其形式。至前清道咸年间,有广平武禹襄先生,闻豫省怀庆府赵保镇有陈清平先生者,精于是技,不惮远道,亲往访焉。遂从学数月,而得其条理。后传亦畬先生,亦畬先生又作五字诀,传郝为真先生。先生以数十年之研究,深得其拳之奥妙,余受教于为真先生,朝夕习练数年之久。
  略明拳中大概之理,又深思体验,将夙昔所练之形意拳、八卦拳与太极拳三家,会合而为一体,一体又分为三派之形式,三派之姿式虽不同,其理则一也。
  惟前人只凭口授,无有专书,偶著论说,亦无实练入手之法。余自维浅陋,不揣冒昧,将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三派,各编辑成书。书中各式之图,均有电照本像,又加以图解,庶有志于此者,可按图摹仿,实力作去,久之不难得拳中之妙用。
  书中皆述诸先生之实理,并无文法可观,其间有舛错不合者,尚祈海内明达随时指示为感。
  民国八年十月直隶(河北)完县孙福全谨序

《太极拳学》自序.孙禄堂
  凡例
  一、是编分为上下两编,提纲挈领,条目井然。上编次序,首揭无极太极之学,内含阴阳动静五行之理论。以无极势为之根,以太极势为之体。斯二者,及拳中万势之基础也。
  由第三章懒扎衣,至第九十六章双撞捶之势,为太极流行之体也。又由无极发源之始说起,以至九十八章无极收势为太极之势为还原终,是为上编之条目。
  二、下编标举太极化生万物之道,以掤、捋、挤、按、採、挒、肘、靠为各势之纲。以五行八卦十三势为太极之用,又为万法之纲也。上编单独练习,是全其体。下编对手,是全其用。
  以二人打手.分甲乙上下之势,各开门起点,进退伸缩,变化诸法,一一详载,打手时,凡一动一静,按此定法,不使紊乱,则此拳之全体大用功能,庶几近于道矣。
  三、是编,上编一气流行,一动一静,分合上下,内外如一,谓之练体,为知已功夫。下编二人打手,起落进退,左顾右盼,纵横联络变化无穷,谓之习用,为知人功夫,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此之谓也。
  四、是编拳术不尚血气.纯任自然,不能伤其后天之力,专以善养人之浩然之气为主。
  五、是编专讲究为修身而作,凡我同胞,无论何界,男女老幼,皆可习之,身体过懦者,可以使之强,过刚者,可以使之柔,或有身体极弱及有劳伤病症者,或因他种拳术,非血气之力不能练习者,亦均可以练之。将气质驯至中和,气固而神自完。祛病延年,可操左券。
  六、是编将拳中功用,名称源流,动作次序,始末诸法,贯为全编,一一说明,使学者虚心研究,方知拳中一气贯通之奥妙。
  七,是编,每一势各附一图,使太极拳之原理及其性质,切实发明.以达太极拳之精神。能力巧妙,因知各势互相联络,总合而为一体,终非散势也。
  八、是编虽粗浅之言,可以明拳术极深之理,简约之势,可以通拳术至妙之道。
  九、附图均用电照本像,使初学者可以按像模仿,虚心练习,久则玄妙自见,奇效必彰。世有同志者,余将馨香祝之。

《太极拳学》自序.孙禄堂

剑云先师修订的《孙式太极拳》版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