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随笔5:在北京看病--如何选医院?

标签:
健康 |
分类: 行医随笔 |
行医随笔5:在北京看病--如何选医院?
现在,北京地区的医院,从设置上,可以分为两类:1、国营的非赢利性质的医院;2、民营的赢利性质的医院。
一、国营的非赢利性质的医院
由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含社区卫生服务站)组成。
医院分:综合医院(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与专科医院(中医、口腔、肿瘤、心血管病、精神病、传染病院)两种。
医院的功能定位是医教研,以看病治病为目的,服务对象是本市和国内外的病人。北京的医院,都有自己的医疗特长,如下面的医院:
友谊医院的消化内科和外科肾移植,朝阳医院的呼吸内科,北京医院的老年病,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中医治疗恶性肿瘤,北京中医医院的皮肤科等等。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含社区卫生服务站)是原来的一、二级医院和门诊部,转型后,改为国家基本医疗卫生网的“网底”。
其功能定位是卫生防疫站与医院之间的桥梁,以防病为主,服务对象是本市、本社区的居民。北京地方财政有专项经费补助,所以,看病的个人:花钱少,而且医保报销的比例高。
二、民营的赢利性质的医院,由医院与门诊部组成。
医院与门诊部的区别,仅在于规模方面:医院必须有病房和药检放医技科室。
现在,门诊部的名称有很多,如:某某诊所、某某医馆等。民营的赢利性质的医院,是国家医疗卫生网的补充,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例如:国营大医院的病人多,专家号少,而医馆里的宾馆化就诊环境和优质的医疗资源,更引进了酒店的客服团队的服务,这使得医患双方都感觉到:宾至如归,优质高效。
按北京市医保规定,国营的非赢利性质的医院与一部分民营的赢利性质的医院,都可以是医保报销的定点医院。
同时,北京市还有不用选、也能直接看病的医院如:A类19家三级甲等医院;专科医院有:中医、口腔、老年病、肿瘤、心血管病、传染病、精神病院等等;此名单,请参见笔者以前的博文。
以笔者为例,退休后,每周在北京同仁堂东四中医诊所和孔医堂医馆出门诊,为本市和国内外的病人服务;同时参加北京市政府自2006年启动的中医药专家进社区活动,在天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门诊,为本市、本社区亚健康人群或患有常见病的居民服务。
曾有外地病人、危重病人,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我看病,这与北京市医疗机构设置及功能定位不相符,不建议这样做。外地病人、危重病人应到医院和门诊部就诊,因为那里的功能定位是以看病、治病为目的,有完整、配套的诊疗设施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