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介绍中医师承教育》

(2013-02-19 19:38:44)
分类: 行医随笔

《介绍中医师承教育》
一、开头语:
    千百年来,传统的中医教育,一直维持着民间教育与官办教育并存的格局。
    官办教育始于南北朝,这种“太医院”式的教育方式,规模小,而且基本脱离实践,不能代表传统中医教育的主流。
  民间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师承制”,通过师生朝夕临诊,耳濡目染,口授心传,个别指导,可以较快掌握,少走弯路,师承方式培养出大批优秀的中医人才。

  如:清末民初,我国3亿多人口,有中医80万人,每万人有中医26人;今天13亿人,中医23.4万,每万人只有1.8名中医;相比之下,当年远远超过现在以院校教育为主,培养出来的中医师人数。
  在调研中发现,各中医医院里,大约只有10%的中医,能按中医思路看病,望闻问切之后,开汤药处方;其他的中医则与西医无区别:开化验单、检查单,然后看化验单、看检查报告,开西药,也开点可有可无的中成药。

  若将会望闻问切、开汤药处方的中医算作纯正中医的话,我国今天只有两万多纯正中医,每万人中只有0.18名纯正中医,为清末民初时的140:1。
  为振兴中医,为13亿国人健康着想,按清末民初每万人中有中医26人的比例,今天,我国至少应有300万名中医。而中医院校培养出的多是“学历”,不是临床能力。1990年开始,由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人事部联合召开了拜师大会,正式恢复中医师承教育。
  目前我国的中医师承教育,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面向社会各行业人员,三年一期的师承教育方式,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资格。二是面向中医院校毕业生,通过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培养高层次的中医药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2号文件:《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自2007年2月1日起施行。文件的内容,特指社会各行业的人员,通过中医师承教育方式,可以取得中医师执业资格。
二、介绍中医师承教育
1.范围:

  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无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适用本办法(52号文件)。本办法所称的“传统医学”,指中医学。
2.考核:

  出师考核每年一次,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合格者,颁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
3.学生:

  具有高中或同等学力,连续跟师学习满3年,可参加出师考核。
4.老师:

  有中医专业医师资格证、执业证、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证;中医临床工作15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技术专长;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信誉良好;在医疗机构中坚持临床实践,能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带教的师承学生不得超过两名。
5.合同:

  双方签订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式样的师承关系合同。
6.公证:

  合同需经县级以上公证机构公证,跟师学习时间,自公证之日起计算。
7.备案:各地的中医药管理部门免费备案。
8.课程:

  按照师承教学大纲的规定,学习和考试共有9门课: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9.方式:

  以自学为主,跟师抄方(不收学费);考试前辅导班(适当收费)。
10.考试:

  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后,在授予《出师证书》省市的医疗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并考核合格,可以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取得助理医师证书后,在医疗机构中从事传统医学医疗工作满5年,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获得卫生部统一印制的《医师资格证书》。
11.师承不考西医内容

  从2012年开始,取消师承考试大纲中的西医内科学内容。师承人员医师资格考试合格线,由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确定。

后记:  

  2012年笔者和大学同学一起,参加了北京市传统中医师承活动,笔者带两名高徒拜见了京城国医王栋老先生,93岁高寿的王老看到中医师门传承,非常高兴。

  《京城国医谱》收录了1911年至1949年,在北京注册开业的中医一千人,王栋老中医被收载其中。现在的京城,像王老这样的老中医寥若晨星,这也是笔者参加北京市传统中医师承活动的原因,中医薪火传承,火炬在手,我们都有着一份责任啊。

         《介绍中医师承教育》
         笔者在恩师家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