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禁止医务人员网络诊疗活动》

标签:
杂谈健康 |
分类: 行医随笔 |
《卫生部禁止医务人员网络诊疗活动》
每个医生开微博,都遇到过粉丝的求医咨询,对于粉丝留言咨询,医生都能认真回答。微博看病问诊虽然方便,却存在两个问题:
1.人都没见到,如何下诊断?而患者的表述也不一定准确。
2.微博限制140个字,有时连话都说不全,如何能准确描述病情,让医生作出判断?
从医政管理的角度看,微博网络是绝对不可用于诊疗的。按照《执业医师法》,医生必须在执业地点展开诊疗活动,否则就是“超范围执业”,属于违规行为。
如果发现这种情况,将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执业医师法》对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罚。
行医必须有正规医院、正规的行医资质。但是这些在网络平台上,很难做到;最多只能是简单咨询、导医的行为。
微博诊疗行为多属于是个人行为,不收费,没有形成任何合同关系,医生也没有服务的义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求医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求医者不受法律保护,需要自行承担风险和后果。
卫生部禁止医务人员微博诊疗。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设微博,更有“传播知识,不诊疗”的明确定位。
我们中医诊病,离不开望闻问切,西医下诊断前,也需要做各种理化检查。网络上仅靠140个字要看病,难度太大。
微博网络不能用来看病,请博友们理解医生的苦衷。
1.人都没见到,如何下诊断?而患者的表述也不一定准确。
2.微博限制140个字,有时连话都说不全,如何能准确描述病情,让医生作出判断?
从医政管理的角度看,微博网络是绝对不可用于诊疗的。按照《执业医师法》,医生必须在执业地点展开诊疗活动,否则就是“超范围执业”,属于违规行为。
如果发现这种情况,将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执业医师法》对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罚。
行医必须有正规医院、正规的行医资质。但是这些在网络平台上,很难做到;最多只能是简单咨询、导医的行为。
微博诊疗行为多属于是个人行为,不收费,没有形成任何合同关系,医生也没有服务的义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求医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求医者不受法律保护,需要自行承担风险和后果。
卫生部禁止医务人员微博诊疗。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设微博,更有“传播知识,不诊疗”的明确定位。
我们中医诊病,离不开望闻问切,西医下诊断前,也需要做各种理化检查。网络上仅靠140个字要看病,难度太大。
微博网络不能用来看病,请博友们理解医生的苦衷。
后一篇:《武医同源的一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