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德好才能医术好》

(2012-05-01 21:39:53)
标签:

杂谈

分类: 蒲阳孙门

《医德好才能医术好》
  医德的标准是什么?西方标准为“希波克拉底誓言”;我国古代医家的标准只有四个大字:大医精诚

  这是我们中医药专业的师生们:耳熟能详的标准啊。
  西医颅脑外科专家,被赞誉为中国“万颅之父”的王忠诚院士说过:没有好医德,医术再好也发挥不出来。
  上海有一位著名的眼科老中医,说过这样一句话:医德好,才能医术好。记得刚听到这句名言时,令我为之震撼。
  是啊,这是一位名老中医70年行医之旅的心语,留给我们无数中医药后来人的启迪。

《医德好才能医术好》

  《京城国医谱》收录了1912年至1949年、在北平开业注册的中医1千人,我的中医恩师王栋老先生也被收录在册。

    王老今年93岁,依然体健,仍在家应诊,为病人解除病痛。从我的恩师身上,我再次看到同样的应验了这句名言:医德好,才能医术好。

《医德好才能医术好》

  我的中医恩师王栋老先生在家里

      由此,我更想起了我的武术恩师孙剑云先生。先师1982年应《武术健身》刊约,写过一篇短文“习武先要懂武德”,载于第4期上。先师回忆说:
  “记得我在幼年开始学拳时,先父禄堂公经常教导我,他说,
练武术首先必须讲究武德。武德分两方面,一是口德,二是手德。
  所谓口德,就是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不可说某人没有功夫,某人练的不好,更不可妄议他人之短。因为各人的功夫皆有他一定的长处,所谓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你怎么知道别人的功夫不好呢?
  记得先父教学生时,对第一次来学拳的学生,首先一句就是:你学拳如为锻炼身体以求健康,我教你绰绰有余,你如想打天下第一,那你就另寻高明。即使是在自己家中谈到练武时,也从不议论别人的长短。由于他以身作则,所以跟他学拳的学生,很少有骄傲自满的。   
  所谓手德,先父常教导我说:练武术第一是为了强身,第二是防身。如果同道相遇,互相交流,试试各人的功夫,那就应该抱着互相学习的思想。人家的功夫比你深,就应该虚心求教,不如自己的,要诚心指点,以期教学相长。
  试手不可存有打人、伤人的思想,更不能乘人不备,冷手伤人。但是,我们如遇到坏人时,那就要施展功夫,给他一点厉害了。”

《医德好才能医术好》
在我的武术恩师剑云先生家里留影 

    国学国术国医,一源三歧。武医同源,源于道。从我的中医和武术恩师身上,一直使我获益至今。

《医德好才能医术好》

《医德好才能医术好》

我的中医恩师赠我《四老图》照片

  是啊,医德好,这是我们医生和医学生从业的“资格证”;医术好,那是我们行医的“执业证”。

  现在,有《医师法》,医政部门依法管理。如果我们有谁人的二证缺一,那都是不可以在社会上行医的啊。
  如果说只有武功好、才有资格谈说武德,那在我们孙门,岂不是只有先太师禄堂公一个人才有资格提及武德了吗?!按照这种逻辑:医术好,才能够论讲医德,则更是与我们每年开展的职业医德教育相悖离。在医学院校里讲医德,这是医学生入门的第一课啊。
  无论是国家开办的职业武校(第一课是国术的抱拳礼)、还是我们孙门乃至国术流传下来的各门派,入门第一课,我相信也一定是如剑云先生对我所讲:
未曾学文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
  武术、医术为我们终生修行的个人能力,可以因人而异、有大小的区别;武德、医德为我们立于阳世的做人必须,任何人都是不可以少德、缺德的啊。人在做,天在看,慎独。
  孙拳是道,德艺双修。

    习武修身,绝非街巷痞子、黑道打手下作之流耳。
  难道不是这样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