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子》六则

(2011-01-13 20:21:00)
标签:

文化

分类: 国学
1.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2.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yán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3.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5.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6.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注:
1.以天地的不为自己因而长久存在设喻,说明圣人把自身的利益放在后面,从而得到众人的尊重,并且能够保全自身.正是由于他们没有贪欲,没有私心,才能成就个人的理想.
2.用车毂.器皿.房屋设喻,说明"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老子特别强调"无"的作用,没有"无",实有的东西也不会被人所利用,甚至不会存在.
3.说明"物极必反"的道理.扩张到了极点就要收敛,强大到了极点就会转为衰弱,兴盛到了极点就要衰败.老子认为当事物发展到某一个极限的时候,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而这种转化都是有先兆可见的.
4.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保长久.
5.自逞已见的,反而不得自明;自以为是的,反而不得彰显;自我夸耀的,反而不得见功;居功自傲的,反而不得长久.
道家与道教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着的《老子》中作了详细的阐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黄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道家思想后来被张鲁的五斗米道等宗教吸收并演变成中国的重要宗教之一:道教.魏晋风流在清谈玄学时更着重炼丹.因此,道家与道教常被人混淆.
道教产生于汉代,由张良的后人张陵(张道陵)所创.道教虽奉老子为太上老君,但其追求的却是长生不老和成仙的把戏,所以汉书上称其为一种"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