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两对半"检查的临床意义
(2010-12-12 21:54:36)
标签:
乙肝病毒抗体乙肝两对半表面抗原健康 |
分类: 行医随笔 |
"乙肝两对半"检查的临床意义
乙肝两对半(乙肝五项)是目前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
反映乙肝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e抗原和e抗体、核心抗原和核心抗体,通常核心抗原没有检验,所以俗称"两对半".乙肝五项检查是用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或粗略估计病毒复制水平的初步检查.
1.表面抗原(HBsAg):因为它最早是在澳大利亚发现的,所以称为"澳抗".乙肝病毒虽然构造非常简单,但是,它也有1个外壳.这种外壳,是1种蛋白质,它就是"表面抗原".它的出现,标志着有乙肝病毒存在.所以,如果化验时"表面抗原"阳性,就表示体内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
2.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侵入了人体,人体就会产生抵抗它的物质.这种物质也是1种蛋白质,就称为"抗体".抗体对人体有保护能力,意味着机体对乙肝病毒产生了抵抗力.现在许多人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病毒减毒活疫苗),于是体内也会产生"表面抗体",标志乙肝疫苗接种成功了,不会再被传染上"乙肝"了.
3.e抗原(HBeAg):e抗原是乙肝病毒复制的标志.它可以判定传染性的大小.如检查时有e抗原阳性,就表示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活跃,血中带毒量大,传染性强.
4.e抗体(抗HBe):检查时发现了e抗体,表示乙型肝炎相对好转,因为它的阳性,标志着乙肝病毒的复制已经从活跃转为相对静止,血中带毒量减少,传染性也相对降低了.
补记:乙肝"两对半"检查全阴性
乙肝"两对半"全阴性说明没有被乙肝感染.但是体内没有抗体,也就没有对乙肝病毒的抵御能力,如果和乙肝病毒患者接触就有被感染的可能.通常可以注射乙肝疫苗,使体内产生抵御乙肝病毒的抗体,然后定期检查.因为时间久了,抗体的水平会逐步下降,需要再次注射疫苗,提高体内的抗体水平,来达到保护身体不受乙肝病毒的侵害.
乙肝两对半(乙肝五项)是目前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
反映乙肝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e抗原和e抗体、核心抗原和核心抗体,通常核心抗原没有检验,所以俗称"两对半".乙肝五项检查是用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或粗略估计病毒复制水平的初步检查.
1.表面抗原(HBsAg):因为它最早是在澳大利亚发现的,所以称为"澳抗".乙肝病毒虽然构造非常简单,但是,它也有1个外壳.这种外壳,是1种蛋白质,它就是"表面抗原".它的出现,标志着有乙肝病毒存在.所以,如果化验时"表面抗原"阳性,就表示体内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
2.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侵入了人体,人体就会产生抵抗它的物质.这种物质也是1种蛋白质,就称为"抗体".抗体对人体有保护能力,意味着机体对乙肝病毒产生了抵抗力.现在许多人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病毒减毒活疫苗),于是体内也会产生"表面抗体",标志乙肝疫苗接种成功了,不会再被传染上"乙肝"了.
3.e抗原(HBeAg):e抗原是乙肝病毒复制的标志.它可以判定传染性的大小.如检查时有e抗原阳性,就表示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活跃,血中带毒量大,传染性强.
4.e抗体(抗HBe):检查时发现了e抗体,表示乙型肝炎相对好转,因为它的阳性,标志着乙肝病毒的复制已经从活跃转为相对静止,血中带毒量减少,传染性也相对降低了.
补记:乙肝"两对半"检查全阴性
乙肝"两对半"全阴性说明没有被乙肝感染.但是体内没有抗体,也就没有对乙肝病毒的抵御能力,如果和乙肝病毒患者接触就有被感染的可能.通常可以注射乙肝疫苗,使体内产生抵御乙肝病毒的抗体,然后定期检查.因为时间久了,抗体的水平会逐步下降,需要再次注射疫苗,提高体内的抗体水平,来达到保护身体不受乙肝病毒的侵害.
前一篇:综述《痛风》--现代病
后一篇:综述:带状疱疹是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