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业被俘狼儿村

(2019-03-22 16:37:46)
标签:

历史

旅游

情感

文化

娱乐

分类: 村庄百姓笔记


朔城区张蔡庄乡狼儿村,据说原来叫过狼牙山、狼牙寨、两狼山,还有个名字叫姚子上,源于姚姓。姚姓是人们知道的最早居民,其后是张、丁、祁、薛、岑等姓。

狼儿村分东狼儿村和西狼儿村。旧村在后沟湾,距西狼儿村北百米,是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沟,旧社会人们在此打窑穴居,两边都住人,绵延二里,有七八十户。

白家窑在狼儿村西北方,村北有后沙沟,村南有牛路沟、大堰沟。三沟雨季暴发洪水,在狼儿村东北二里相汇,朝东分开两道岔,沟岔围拢的顶头是城道斜,其下为宽阔的扇形地。

城道斜是过去人们进城的必经之地。过去坡下或平川的人,经城道斜、后沙沟、南西沟、洪沟,可到神池、偏关,是一条古道。

南西沟介于内外长城间,有口里口外村。

上世纪六十年代,梵王寺乡、窑子头乡、寇庄乡联合修渠,把阳方口砂河之水,经北圈梁、麻子沟、金子洼、瓦窑沟、狼儿村,引到寇庄。在城道斜挖出瓦笼床、瓦罐十几件,还有铁犁铧、制钱,传说此地曾建过堡寨。

城道斜之南200米有大圩子,是丁家祖坟。其所以得名,传说杨业被大兵包围于此,因此过去称“大围子”。

城道斜西南一里有羊道。村中父老言,当年杨业在金沙滩之战后还师代州,辽将耶律斜轸帅兵十万攻陷寰州,杨业从石碣谷(今阳方口)北进诱敌,遭伏击,杨业帅兵经羊路穿插到城道斜,在扇形地上面的沟岔间被俘,子延玉战死,人马遍体鳞伤,力不能支。

城道斜向东叉开的八字沟,北边这条宽约10米,东北西南走向,南边这条宽约70米,东西向,两沟均深约五米。

986618日,杨业被俘三日后绝食而死,距今1033年。这两条沟比当年肯定是加深了,但不会变化很大,因为这两条沟是小洪水沟,只有后沙沟较深,遍布大石头,村人用石头起房盖屋。

狼儿村村西10里有陈家窑,原叫陈家沟,过去住着几几户人家,有陈姓,大部分姓高,改革开放后全部搬迁到九圪塔村。

杨业被俘绝食而死,那时这一带的村庄大约只有陈家沟较出名,史书说他在陈家谷被俘,而且还说这陈家谷就是如今的阳方口,不过是想当然而已。

狼儿村秀女洼有朱家圩,朱家土改前即绝户,没人烟了。

韩家圩在村正东三里,土地百亩,农田基本建设时铲平。

崔家圩在村东南二里,有土地五六十亩,取平。

官地在村东北二里,上下官地有200亩土地,有无主大坟一座。

韩家圩、崔家圩以及官地的无主坟,可能就是千年前生活在此地的姓氏。

西南一里下秀女洼有乔家坟,绝户。

姚家坟在村西南二里,姚姓土改前全部迁到内蒙古武川县。

岑家也是老住户,现有两门人,24口。

大圩子西200米有小圩子,是王家祖坟,有后人在此生活。

土改时东狼儿村王姓到了内蒙古集宁。

丁姓现有200多口,白姓130多口,祁姓140多口。

上世纪六十年代,张鹏飞(二来富)三口到了乌兰花。丁喜正四口到了四子王旗。祁余五口到了后套。唐有三、唐续叔侄俩领着家眷共五口到了巴盟。白增五口到了达茂旗。

改革开放初狼儿村有二十多个光棍,人们前往陕西汉中领媳妇,花四五千即能领一个媳妇,从汉中城固县领回的媳妇最多。此地风景秀美,却无出产,经济条件很差,故愿意到此。但也有后悔的,跑了四五个。

过去,狼儿村一带沙田薄地,粮食产量很少。种植糜麻五谷,一亩地打一斗叫一分,打十斗叫独亩,即一石,300斤就是最好的收成。

烧火全凭搂蒿子,村子周围到处生长着艾蒿,在大风地里旋转,收拾回来,放进窟窟窑窑,生火取暖。

打柴到陈家沟山、泉子嘴山,距村四五里,山上有胡榛、圪针。

糠窝窝,

洋剑片圪饼饼,

苦菜挖断根,

黑夜点的素油灯。

住土窑,人多翻不过身。既无穿的,也无盖的。盖皮袄是把两条袖子顺长拉开,这样遮盖的面积大。

很多人盖的是“鸳鸯铺盖”,即裤腰口朝下,埋住脚面,当肚盖腰子,上身搭上衣。

祁占福今年76岁,他18岁还和父亲盖一张被子,这还是好人家。

白家窑有个老财叫白老红,和长工进城粜粮。粜罢粮,他给了长工二毛钱,让长工买了个小三角吃,自己吃糜子面窝窝。

吃完饭,他先让长工走,自己背着银元往家赶,饿得实在走不动了,捎话让儿子赶着牛车接。接回来后,他进门便大喊:“吃好的!”

等饭熟了,长工拿指头捅破麻纸,看见白老红正在狼吞虎咽地吃高粱面拿糕。

等他吃完饭,走到院里,长工问:“东家您吃的啥?”

白老红说:“啥?‘宾兴栈’、‘穿心馆’没我吃得好!”

“宾兴栈”是民国十年(1921)朔县城大东街开办的饭馆兼货栈,主食外经营各种炒菜。1938年新增了“三胜元”、“江南楼”、“河北饭店”、“迎春楼”、“和庆饭店”,是朔县城经营多年的连锁饭店,很有名。

“穿心馆”是清末朔县城文昌阁南的一家饭店,粗茶便饭,粉浆油糕,很受百姓喜欢。

有回,白老红给长工们吃面片,有个长工吃出一颗羊粪蛋。长工说:“掌柜的你看我这饭里有羊粪蛋!”

白老红就说:“吃出羊粪蛋是我有羊,你家的饭给我吃出颗羊粪蛋我看看!”

白老红的院落正窑是土坯窑,有三间;西房三间是瓦房;还有三间石碹南窑。共有土地一百多亩,养羊一百多只。

他的钱不少,但从来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比穷人的还要破。

顽固军、汉奸、土匪经常把他吊起来,逼要银钱,他不给。随后把他的孙子吊起来,他就赶紧说:“有,有,有,放下我,我给你们拿!”

有一年,一股队伍路过狼儿村,征用白老红的骡子,他抓住缰绳不放,被一枪打死了。

旧时代,西山脚下的人常到神池换油。有年,王生跃要到神池换油,好些人都想让他捎着换,苏继泰也是。苏继泰向六娃借了一头毛驴,王生跃赶着驴走了。路上这头驴驮的东西多,天又黑了,毛驴滚下山去跌死了。

王生跃回来坐在街上哭,六娃向苏继泰要毛驴,众人问王生跃要胡油。后来,有好事者给编了一串顺口溜,说:

驴跌死鞍子烂,

小米洒下一沟湾,

丁九明一盘算,

这油不如门上灌,

王八大爷六娃叔,

苏三死缠硬赶走,

王生跃不像人,

跌死毛驴讹众人。

狼儿村地处偏僻,穷乡僻壤,点灯费油,又无任何文化活动。每到夜晚,人们结伴听房,便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

说,有个光棍,半路娶回一个老娘娘(老伴儿)。有天晚上,光棍突然来了兴致,向老伴儿朗声说道:

三寸金莲一个卡卡,

每天在我头底个扎扎,

娶上你做饭饭,

梳洗打扮扮,

上炕摸摸你脸蛋蛋,

脱了裤子摸摸你尻蛋蛋。

老娘娘说:

不叫你摸,

不叫你看。

二人言语不合,便在炕上滚打成一团。光棍手重,打得老娘娘疼了。于是她便回敬道:

跟上你糠糊糊没菜,

少穿没戴,

你还打人,

打穿哩打戴哩,

打你那糠糊糊没菜哩,

打我那耳朵没坠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