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语文和乡村丈量中华

(2013-04-26 07:08:39)
标签:

秋千

中华

毕业生

苦难

何年

文化

分类: 现实与寓言


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为何韩寒、郭敬明未得?因为他们太年轻,还不能感受中国这棵古老的大树所经历的沧桑和劫难。为何未授予陈忠实、贾平凹、刘震云、李锐、张炜、曹乃谦?因为他们言说的中国乡村一则以远,二则变形,三者狭窄,未能如莫言那样刻骨铭心、宏大壮阔地表现建国以来农村与农民的苦难。

莫言这位小学毕业生正是由乡村这所最底层的大学完成了他的语文教育,进而形成了他为中国农村这位母亲歌哭的独特的文学艺术。语文不单单是课堂上来的,语言也不仅仅是手机短信上的插科打诨、妙语如珠,文学也不独独是个人胸中块垒的宣泄释放。文学是心中血眼中泪,文学是自文字产生以来,人们的心曲。

当前,应试教育使语文教学成为可有可无,城市化进程使孩子们完全脱离了地气,商品大潮使受教育者把心灵寄托于物质,网络文学又使他们生活在幻觉当中,不知今夕是何年。

离开语文和乡村的孩子越来越多,将使中华民族这棵大树的根脉愈来愈浅。大树将变成小树,小树将弯曲成盆景。

龚自珍《病梅馆记》曰:“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表达了对统治者摧残人才的强烈愤慨,而语文教育衰败,中华民族伤根的痼疾是谁之过与?只能是套用欧阳修的一句词:“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