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位进士村
(2013-04-21 10:02:15)
标签:
娃儿故人庄却随培元掌柜 |
分类: 村庄百姓笔记 |
安子村土地平衍,地多产粮,土改时有地主富农18家,旧时代有庙宇18座。
村中有郭、张、仝三大姓,元姓最早来此,据说是拓跋氏之后。郭家曾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出了位武进士,名叫郭明元。殿试时有一科目为“搬志石”,石重360斤(老秤),平日练的还有240斤的,石头上下有四个握手。郭明元搬着这块石头按要求绕场走了三圈,将它稳稳地放在另一志石上,脸不红,气不喘。光绪皇帝看了不由叫好,说:“合格!”慈禧太后躲避八国联军之祸,逃亡西安,途径山阴光武,问随从说:“此地有个武进士郭明元,为何不来接驾?”随从答:“此次出行机密,他不知晓。”可见郭明元当时的表现非同寻常。
郭明元不识字,民国年间被任命为保德县县长,干不了,后转任河曲县某区区长,不久回乡。郭信奉基督教,1941年某日,他进朔县城东门附近教堂参加活动,日本鬼子在教堂打鸟,郭在二楼中枪,被侄子用车拉回安葬。郭娶过两位夫人,无后。
郭明元的住宅有五间正房,五间东房,四间南房,西房为亭,门向朝东,大门三孔,清末建造。建国后房屋充公,作为小学的一部分,东夏房做了教室,南房做了宿舍,和郭培元的房屋一起,成为安子小学。1979年,正房、南房悉数拆毁,变成戏台和广场。
安子村是个具有文化传承的村庄,今年87岁的郭良上过阎锡山政府办的小学。当时的老师陈红军是朔县狼窝村人,山西省立五中(在宁武)毕业;本村郭桐也是省立五中毕业;本村郭玺,司马浦高小毕业,小学教师配置是十分过硬的。
安子村出人物,不仅有进士,更有民间异人。说,民国年间有郭和者,好车倌儿,好大头(犁耧耙耱的行家里手)。有年,郭和给贾庄的苏体仁(曾任山西省伪省长,无劣迹)家当车倌儿。这天,他拉着贾家的女眷进城逛会,迎头遇见关南(雁门关以南地区)的一辆车拉着水货(水果)。那时道路窄,错车困难。对方说:“掌柜的,我们拉的是水货,您啦给让让路!”
郭和问那车倌儿:“您啦这水货口口朝哪儿?”
水果还有口口吗?对方实在不知道。
见对方答不上来,郭和说:“你的水货没口口,我拉的这车水货有口口,口口还朝下,一闪晃还怕漏水哩。我看你让我吧!”
这车最后是咋错开的,不知道,反正两头的人都乐了,笑得喘不过气儿。
郭和给本村地主仝鼎当长工时,这仝鼎十分吝啬苛刻,长工们十分痛恨。一年八月十五,他给长工们发了几个月饼,这月饼又黑又小又硬,没法吃。郭和就在月饼当中穿孔,用绳子套上。每天出工时,把月饼吊在犁把上,收工回来,再把月饼吊在房梁上,开口骂道:
说你小吧,是没长大,
说你黑吧,是父母遗传,
说你硬吧,是心黑使然,
问你话吧,还酸你爷爷。
他骂一句,抽一鞭,鞭子也不往月饼上打,而是抽在地下炕沿。打了几天,仝鼎沉不住气了,对他说:“再不要打了骂了,把那月饼拿回家给娃儿们吃了吧!”
郭和假装没听见,每天照样骂,照样打。
仝鼎家早晨给长工喝稀饭,稀饭米少面少,照得见人影。有回端上饭盔,郭和上去一看,大叫一声:“啊呀,我的妈呀,你多会儿来的?”众人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大家都知道郭和母亲下世已经多年,咋今天突然又活了,这不可能。有人就问:“你妈在哪儿?”郭和拿手一指饭盔说:“我妈就在这里头!”
说,村有张良,非刘邦手下之张良。这张良喜欢信口开河,以在公众场合逗乐别人为能。有年,他姐夫下世了,姐夫曾经走过口外,抱病回乡,有两个儿子还在口外。这天,三外甥找他商量其父后事,开言说:“三舅,我大舅和四舅都出门了,我大死了,有些事得和你商量。”
张良一听,原来是他大舅、四舅不在才找我,这不是看不起我吗,心里有气。就问外甥:“啥事,你说!”
三外甥说:“大下世了,两个哥哥都在口外,他们光景都比我好,我想让他们回来打发。”
张良便说:“好闹,你先给他们打上封信,说口里的风干羊肉好买。然后你弄两个大麻袋,把你大装上,给他们邮去。你只花几个邮费,多省钱!”三外甥听了,半晌说不出话,只得扭头走了。
张良二哥张标之女嫁到滋润村,有年生下一子,过十二日。当地风俗,此日娘家女眷前来祝贺,带点薄礼,男人不去。但是这回去的人多,需要坐车。用车就得赶车的,家族人手不够,就让张耀元去。张耀元去找张良,问他:“三大爷,这种场合一般男人们不去,我去合适不?”
张良就说:“那有啥?多一个人不怕,又不是报丧,报丧才一个人去!”
安子村北有个白庄,离此二三里。有回张良去白庄闲转,白庄人知道张良与他大哥张权不和。而张权家公公和媳妇的关系处的如父女,外人有羡慕的,也有说相话的。
这次,人们看见张权来了,就故意逗他:“老三,听说你家老大和他儿媳妇不清白,究竟有没有这事?”张良就斩钉截铁地说:“有,咋就没有!”周围的人笑成一团。这事很快传回安子村,侄媳妇直至他死都没跟他说过一句话。
村中有张长福者,小名大长福,家庭赤贫,30来岁还未成家。有年,人贩子从代县领来一个女人,张长福花钱买下。有天,长福出地回来,远远看见一个男人和他老婆在院里抱头哭泣。他就问那男人:“我的女人你抱住嚎啥?”
女人擦了把眼泪,转过身来说:“你不要脑,我跟你说!我俩是结发夫妻,因为天年不好,一家人分开活命,我被人贩子卖到你家。这几年我丈夫能过转了,找了很多地方,今天找才到我。我家还有小男碎女,你说,我咋能不哭?”
长福没念过书,是个通天瞎棒,听了女人的一番言语,就说:“要是这,你们就是正经亲戚,那快回家哇!”
吃过饭,男人歇息了一晚,二日天明,长福从柜里拿出三块大洋,塞给女人说:“你们拿上,你们是火喷喷一家人,回去团团圆圆的过日子哇!我光棍多年,等有机会了再娶!”
夫妻俩给他磕了一头走了。又过了几年,有高平县一逃荒女人经过此村,村人们问明她男人死了,还没有娃娃,便拦住她,说:“我们村长福是个好人,你跟他过吧!”
高平女人给长福生下一子,长福之孙郭有有如今在朔州市开了一家“长福饭店”,前来吃饭的都是村乡之人。我去吃了一顿,饭菜足斤足量,食客盈门,端的火旺。
最后说一说安子村的吴生元,吴生元会编顺口溜,并且出口成章。他原本有老婆,那年他孙女得病,打青霉素,剩下一针,女人怕浪费,就让赤脚医生给自己注射,结果要了命。
吴生元成了光棍,他是这样总结光棍的:
东头走到西头,谁也没人收留。
一进门当地站,仔细思谋做啥饭。
农业社时,他总结出十种人:
一赶皮车二喂牛,三推豆腐四榨油,
五看田六看场,忙忙碌碌小队长,
八保管九支书,后头跟的穷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