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商报》回家回500年前的江陵老家
标签:
历史文化 |
[2015年06月27日]-- 《江汉商报》 --版次:[07]
回家 回500年前的江陵老家
——张居正后裔寻根之旅
今年端午节前夕,荆州市官方和民间开展祭祀、研讨等活动,纪念“宰相之杰”张居正诞辰490周年。张居正的后裔数十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有的是每年必回,有的是第一次踏上祖先的故里。千里来寻故乡,寻找祖先的足迹,祖先的魂灵,也寻找自己的前世,他们的发源地……
如果江陵只是漫长迁徙路途的一个驿站,但少了它你会丢失重要一环;如果江陵已是他们深刻多代人的出发地,那么江陵就是他们今天的朝圣地,更是他们生生世世的心灵家园。
张居正第16世孙著名漫画家张滨回来了!
张居正的后人现有3000多人分布在十二个省份
著名漫画家张滨,他是张居正第16世孙,纪念张居正诞辰490周年之际,已是60岁的他携妻子第一次回到了500年前的故乡!
张滨现为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副会长、广州日报高级编辑,中国美协会员,发表作品7000余篇,出版有《张滨漫画》、《中国当代漫画家——张滨漫画》、《思路花语》及各类漫画合集40余册。
四次入选全国美展,三十余次入选日本、韩国、比利时、伊朗、俄罗斯、土耳其、马其顿、葡萄牙、印度、法国、英国、美国举办的国际漫画比赛、展览。
获第二届“中国漫画金猴奖”、九届、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首届英国肯·斯普拉格国际政治漫画比赛第一名,第20届土耳其艾丁道昂国际漫画大赛“成功奖”第一名。联合国2007年度国际政治漫画评选优秀奖。
曾在《黑龙江日报》创办并主编《漫画经纬》画刊,创办并主持《新都市报·都市漫画》双周刊,1998年初至此1999年夏,成功主办海峡两岸漫画比赛暨交流研讨活动,实现近50年来海峡两岸漫画家第一次公开交流,结束了近50年来没有祖国大陆漫画家赴台湾交流的历史。
张滨也曾是空军中校。其后他一直受到著名漫画家华君武、丁聪、英韬、方成等的关怀、奖掖。华老在写给张滨的一封信中,谆谆嘱他须养成看书的习惯,政治、历史、文化、艺术无所不阅,但首先是政治,以提高对复杂事物的“分析能力”,这样才能使漫画“脱离就事论事而具有思想深度”。丁聪说他不但画得好,构思也好。名家英韬说他的作品紧贴生活、反应迅速,对他的印象是机灵、多产。
张滨的父亲和堂兄都是学建筑的,堂兄张钦哲,酷爱漫画,并且造诣颇深。张滨自幼也喜爱描描画画的,但他没有进过美术学校完全是勤画出来的。他喜哲理、爱观察、肯琢磨,还有一种“绷着脸说笑话”的本事。
张滨回来了,带来了老父亲生前的惦念和临终的遗愿。张滨在张居正墓前跪拜,在先祖铜像前留影微信,在荆州博物馆面对先祖用过的端砚凝目许久……
在纪念大会上,他向荆州张居正研究会赠送了水墨漫画作品。他说,先祖张居正的幽默基因也很突出,比如在先祖孩提时,就有机智应对的传说。“东寺和尚送西瓜,些小礼物;南极仙翁朝北斗,天大人情。”今后,他将创作张居正题材的漫画作品。
中国炭黑工业的奠基人张铁生,原名张之英,也叫张和本,天然气工业专家。主持了新中国第一个炭黑厂的筹建工作,研制生产出国产天然气槽法炭黑。组织研究用天然气提取高纯度氦气项目获得成功,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年产2万~2.5万方氦气的专业工厂,创建我国第一个天然气研究所。有五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主持研发的“天然气净化及其配套技术”获1978年科学大会奖。
在西南,南川籍张之凡又名张和睦,1922年4月生,建筑学教授,曾任哈尔滨建工学院建筑系主任,西北建工学院首任院长。曾参加北京人大会堂方案设计等规划设计数十项,参与评审、评选北京图书馆、陕西省博物馆、黄帝陵重建工程等规划设计及科技成果、论著等百余项。
南川籍张和管烈士,石油学院毕业后在大连工作,1966年5月在一次车间失火中,他放弃休息从家中赶来救人,不幸牺牲,年仅26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