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年6月2日

(2016-06-02 09:08:38)
标签:

杂谈

针灸治疗头痛
要点一头痛的辨证要点
头痛常与外感风邪以及情志、饮食、体虚久病等因素有关。病位在头,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头为诸阳之会,所有阳经都循行到头,足厥阴肝经上行到巅顶,故头痛与手足三阳经、足厥阴经、督脉密切相关。各种外邪或内伤因素导致头部经络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头部脉络不通或脑窍失养均可导致头痛的发生。头痛以实证多见,也有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
根据疼痛部位进行经络辨证:枕部痛或下连于项者为太阳头痛;额痛或兼眉棱、鼻根部痛者为阳明头痛;两侧头部疼痛者为少阳头痛;巅顶痛或连于目系者为厥阴头痛。
本病又可以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
1.外感头痛
主症头痛较急,痛无休止,外感表证明显。
若头痛连及项背,兼恶风畏寒,苔薄白,脉浮紧者为风寒头痛;头痛而胀,兼发热,苔黄,脉浮数者为风热头痛;头痛如裹,兼肢体困重,苔白腻,脉濡者为风湿头痛。
2.内伤头痛
主症头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常伴头晕,遇劳或情志刺激而发作、加重。
若头胀痛、跳痛、掣痛或两侧、巅顶作痛,兼心烦易怒、口苦、脉弦者为肝阳上亢头痛;头痛昏蒙,兼胸闷脘胀,苔白腻,脉滑者为痰浊头痛;头痛迁延日久,或头部有外伤史,痛处固定不移,舌紫暗,脉细涩者为瘀血头痛;头空痛、昏痛,兼神疲无力,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脉细弱者为血虚头痛。
要点二头痛的治法
调和气血,通络止痛。根据头痛部位循经取穴和取阿是穴为主。
要点三头痛的处方
主穴百会太阳风池阿是穴合谷
配穴太阳头痛配天柱、后溪、昆仑;阳明头痛配印堂、内庭;少阳头痛配率谷、外关、足临泣;厥阴头痛配四神聪、太冲、内关。风寒头痛配风门、列缺;风热头痛配曲池、大椎;风湿头痛配头维、阴陵泉;肝阳上亢头痛配太溪、太冲;痰浊头痛配中脘、丰隆;瘀血头痛配血海、膈俞;血虚头痛配脾俞、足三里。
方义局部取百会、太阳、风池、阿是穴,可疏导头部经气;且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可以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合谷为行气止痛要穴,善治头面诸疾。诸穴合用,共奏通经活络止痛之效。
要点四头痛的治疗操作
1.基本刺灸方法毫针虚补实泻法。寒证加灸;瘀血头痛可在阿是穴点刺出血。头痛剧烈者,阿是穴可采用强刺激和久留针。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取皮质下、额、枕、神门、肝,每次选2~3穴,毫针刺或用埋针法、压丸法。顽固性头痛可在耳背静脉点刺出血。
(2)皮肤针法取太阳、印堂、阿是穴,中、重度叩刺,使之明显潮红或少量出血。适用于外感头痛、瘀血头痛。
(3)穴位注射法取风池穴,用1%利多卡因或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注射0.5~1.0mL,每日或隔日1次。适用于顽固性头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6年6月1日
后一篇:2016年6月2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