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乔利奇倒在了上海滩
卞军进球了。比赛进行到70分钟的时候,上海申花1比0领先北京国安。2000年4月2日,虹口足球场上,我们在球场上练着,乔利奇在边儿上指挥。当裁判终场哨音响起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有了一种解脱感。说不上来是哪根筋弄舒服了,反正从上到下感觉轻松了。身体舒服了,情绪很低落,三连败的联赛开局让我心里好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呼吸有点儿不通畅。我这个状态就是传说中的没事儿找抽型吧。
没话。更衣室里大家谁都不说话,乔利奇也不言语,我们都不想看他。“估计丫悬了。”回到酒店,云龙在躺在床上对我说。“应该是吧,都打成这样了。”我分析着。“丫”是乔利奇,不是昵称,是蔑视的称呼,他得不到我们的尊重。4月3日,我们从上海飞回北京,一路无话,更没有欢声笑语。乔利奇没有和我们说话,我们也都躲着他,不希望跟他有任何接触,一点儿都不想有。他的状态很奇怪,怎么形容呢?两个眼睛已经不会转弯儿了,就是一直看着前方,再加上他戴着眼镜,这么一衬,目光更加直视了。
当天回到工体我们就放假,第二天照常训练。这天下午很奇怪,天儿不错,但乔利奇没来。虽说输了比赛有点儿窝心,但没有人骂人了还是可以让我们稍微放松点儿的。“现在老板估计指着丫鼻子骂呢吧?”不知谁说了这么一句,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虽然没有宣布,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乔利奇肯定要离开我们队了。第二天,队里就宣布了人士变动。我们以前称之为魏哥的魏克兴接替乔利奇担任主教练,那个骂人的老头就这么离开了国安。在首都机场分别后,我就再也没有看见他。说实话,也实在不想看见他。
是的,乔利奇就这么下课了。现在回过头想想,乔利奇下课是天意,老天爷的意思是您就得下课,拦不住呀。不信?咱们往前捋捋。
严格的说,乔利奇一共带了我们4个月,一共120天。留给我们什么呢?不是我不虚心,是真的什么都没留下。他的战术很简单,就是一个字:快。不许回传和横传,一律直传,拿到球就往前踢。我们当时就琢磨,就说中国足球水平不高吧,但也真没看出您哪儿高啊?要说当时没见过什么,后来我也经历了那么多外籍教练,像乔利奇那么训练的还真是蝎子拉屎独一份儿。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训练方式是这样的:我们在中场站好,旁边教练一个大脚,把球往前使劲一踢,乔利奇一下口令,您猜我们做什么?追球,快速追球。从那时开始,我们都成了有“追球”的人。这是练什么呢?我们当时一边儿练一边儿笑,这都是什么情况啊?郭瑞龙郭指为训练的事情没少跟乔利奇掰斥,没用,继续追球。
我们就是在这么一种没有任何方向的训练中完成了冬训。联赛眼看就开始了,我们这儿可还没做好准备呢?什么准备,主要是心里准备。一点儿谱儿都没有。我不知道乔利奇什么感觉,反正通过它的在第一场比赛前的准备工作我就知道,他仍然无比自信的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
2000年第一轮联赛是3月19日开打,那天是周日。如果是周日比赛,我们一般是周五动身,休息一晚上,周六适应场地,然后周日比赛。这么多年了,国安一直是这个习惯,凡事不打无准备之战。乔利奇带来了全新的欧洲方式,他的意见是:“周日比赛,周六走就可以了。”人家是主教练,既然发号施令了,那我们就听吧。嘿,这也凑巧儿,周六航班延误,没走了。没辙了,我们周日上午去的,从机场直接到球场,到了那儿就比赛。那会儿的大连是什么情况啊?强队啊。再加上我们又是客场,结果张恩华“咣咣”两下儿,我们0比2就败了。
按道理说,客场输给当时的大连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但我就感觉搓火。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知道怎么踢是对的,真不是不卖命,真拼啊。要说在战术纪律执行这个环节上,国安队在国内应该是数一数二的,教练怎么说我们怎么打,而且贯彻的很坚决。不就是快吗?我们一直快着呢。除了这个,脑子里都是空的,真不知道应该怎么打。球门就是那么大,我们的球是死活进不去。
回到主场了,我们的对手是天津队。客观的说,当时的天津队没有现在强,但实力也不弱,而且金指带的天津队,各种故事纠缠在一起,比赛之前就弄的满城风雨的。各种炒作各种热闹。输了。对,又输了。现在的电视台还可以经常看到乔利奇退场时被球迷集体起哄扔碎纸甚至是砖头(乔利奇说的)的画面,那是乔利奇惟一一次在工体指挥比赛,也是惟一的一次被北京球迷在主场哄。要知道,这是天津第一次在北京赢球,意义很深远啊。比赛输了,可我们队的问题还是没解决,依然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带着两连败,我们又要去客场打上海。自打输了天津之后,媒体上已经有各种传言了,说什么国安再输上海,乔利奇就下课之类的话。队友之间聊天时也会偶尔谈论起这件事情,但大家都不深聊,别弄的跟我们要怎么怎么招是的。当时外面也有声音,说是队员想怎样怎样,这事儿绝不能够。或者可以这么说,我们绝对不会说故意踢输了把教练弄下去。但客观事实,我们确实踢不好。为什么踢不好?道理很简单,心气儿不顺、心态不稳定。
为什么?用脚后跟儿想也能想到啊。教练见天儿骂人不说,训练也让我们没有方向。打个比方吧,到该拼刺刀的时候,我们心里都觉得自个儿的刺刀不够锋利。就这么一种心态,怎么能打好比赛呢?乔利奇当时给我们最强烈的感受就是看不起人,张嘴就是“足球就应该这么踢”,闭口就是“你们应该如何如何”。拜托,您能考虑一下咱们两国人的种种差别和足球水平的差距吗?乔利奇那套也许有过成功的过往,但在国安绝对没有取得成功的可能,太不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了。
输给申花之后,乔利奇下课,他的使命完成。咱们接前面话茬儿,为什么说是天意呢?联赛前三轮刚好是两客一主,而且都是强队,在赛程上乔利奇就被动了。如果换成两主一客,又都是弱队,至少乔利奇不会这么早下课了。另外,第一场比赛就被飞机耽误了,这不是天意又是什么呢?后来有那么一句话叫“人在做,天在看”。乔利奇一直这么做,老天爷估计也不想总在球场上听到塞语的脏话了吧。我琢磨,老天爷可能也爱听一些别人都不知道的秘密吧。说到秘密,队里的秘密多了去了,甚至有些事情我们队员之间都绝少会说起,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谈话禁区”了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