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惡的體驗—《大學》“毋自欺”

我們每個人都會知道自己身上有惡習,有壞毛病。每個人都會知道,與財富、權利、地位、知識等外因無關。這一知,就是良知,是《大學》中所說的“明德”。
所以我們說人性是善還是惡,講不清楚。有些毛病,別人都不知道,只有自己知道。但在人性的深層次中,明德本來具足,只不過被各種習氣所掩蔽,所以我們此生的任務,就是要“明”這個“明德”,把蓋在上面的灰塵擦去。
http://mmsns.qpic.cn/mmsns/zxpx6mCP3ElM5zvKcsN5Ajxnr0q0novfrYK0Dt2k9CJfzfRKvmiaFrA/0
可是明知這是壞毛病,壞習氣,卻不肯改,姑息自己,縱容自己,一天天苟且度日。這也叫“自欺”,能夠做到不自欺,這個人必定是勇猛改過行善之人。真正斷自己的惡,這才叫“勇”。所以“真正的猛士,敢於直面自己慘澹的人生。”
“才覺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而非匹夫之勇。
所以,聖賢之道,知難行易。難就難在我們的不自知,沒有真正懂得道理。真正懂了,做起來很容易。就像“如惡惡臭,如好好色”一樣簡單。
前一篇:南老讲述“阴功积德”
后一篇:走访美国哈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