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院的检查
(2013-02-28 13:22:12)
去医院看医生,接受医生要求的检查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目前医院所提供的检查绝不是以单纯为了诊断为目的的行为。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1:为了诊断疾病,2:患者盲目要求给自己多做检查,3:医生为了规避医疗风险,以免成为被告,撒网式的检查,4:医院及医生的利益动机。后三种情况使医院的检查出现了较为混乱的局面,可能出现检查单满天飞的现象。
对于医生所要求的检查,实质上是搜集诊断所患疾病的证据,为诊疗问题确定目标,其程序为锁定目标后将一个具体问题的所有因素拆分开进行量化。那么如何搜集诊断疾病的证据是至关重要的。
这里我想提出的是作为医生问诊和体检是搜集证据的关键,但医生们往往却忽视了这两项最重要的环节,几分钟之内用大量的检查项目打发了患者,患者的候诊时间有可能是几个小时甚至几天,这样难免会引起患者怒气冲天,为医患关系埋下了紧张的因素。另外一种情况是,医生们忽略了问诊和体检,采用检查手段来排除某些诊断,计算机专家将这种现象称为GIGO。
作为医学检查首先要有选择性,通过详细深入的问诊和体检锁定几种有限的检查项目。我曾多次呼吁取消部分“术前常规检查”,譬如术前的常规胸部X光片的检查,虽然引来了大量的反对声音,但我仍然坚持这种反对态度。这种检查的阳性率很低,每年要浪费掉几十亿的财力,同时使患者暴露在放射线下。当然胸部的手术除外。选择性检查是在考量医生的思维方式,包括诊疗的思维方式、有侧重点地寻找证据,以及对一系列的检查项目的分析和采取治疗措施等。当然不同的医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医生在大学教育的时候更要学会的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如果试图想通过一些检查项目来寻找出每一个症状的原因是不现实的,好多时候存在第三因素参与,譬如心理及社会因素。 当然,如何选择检查还有其它许多原则,如权衡利弊、无创和有创检查的顺序等等。
另外要说明一点的是,作为检查均会出现误差,医生和患者如何对待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不同的态度可能会带来无法预测的后果。但有一个道理必须懂得,所做的检查项目越多出现误差的可能性会越大。
现代的医生似乎在追求诊断的完美性,实际上并非所有的疾病都能够得到确诊,而且明确的诊断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并不一定是件好事情,尤其是对那些不治之症,确诊与否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对于这样患者的检查意义是很小的。
从司法鉴定角度来看,已经有患者要求鉴定医院在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度治疗,这里包含检查项目。
无论医生出于何种目的,或出于对患者的真心帮助,或出于害怕成为被告,或出于过度依赖检查项目,或出于利益的驱动,检查过多和医疗费用增加以及副作用增加,和检查过少容易漏诊之间存在一个微妙的平衡关系。希望我们的医生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来寻找这个平衡点吧。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