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杂谈:二十四节气歌

(2013-12-21 22:06:31)
标签:

文化

二十四节气歌

不同版本

丰子恺

湖畔夜饮

分类: 油菜花开

    明天就是癸巳年冬至了,在家乡是一年两大祭中冬祭的日子。最近工作比较繁忙,在家里还要照顾孩子,不能回老家祭祖,有点遗憾。晚上在书房看书的时候想起小时候背过的二十四节气歌,印象中是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感觉琅琅上口,便于小孩子记忆,而且对农事安排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不过几十年过去,只能依稀记得前面几句:立春天气暖,雨水粪送完。惊蛰多栽树,春分犁不闲,后面就背不出来了。以前也多次想忆起儿时背过的版本,可是最后还是不能达成所愿,虽然有点不甘心,但也只能如此。

 

    好在现在有了万能的互联网,上网搜了搜,找到几个不同版本的《二十四节气歌》,其中有一个大体上是我记忆中的样子,至少前面几句基本对得上,但感觉后面还是有一点差异,但一时无法找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语文课文里的诗歌原稿。不过有一个总比没有好,即使是有点差强人意。权且抄录于此,聊胜于无,但个别字词根据我的记忆和理解稍作修改或者调整。

 

《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天气暖,雨水粪送完;
惊蛰多栽树,春分犁不闲;
清明点瓜豆,谷雨要种棉;
立夏载山芋,小满要种田;
芒种收新麦,夏至管好田;
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
立秋种白菜,处暑摘新棉;
白露可打枣,秋分人不闲;
寒露收割罢,霜降把地翻;
立冬起完菜,小雪快积肥;
大雪天气冷,冬至换长天;
小寒修水利,大寒迎新春。

 

    记得在女儿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上我也看到过一个版本的《二十四节气歌》,后来在很多地方也见到过,似乎现在更为普及,歌曰: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虽然该版本的《二十四节气歌》也包含了全部二十四个农历节气的信息,但因为字数有限,使用了简称和缩写,压缩后信息有所丢失,需要人为来解释还原出包含的信息。比如“夏满芒夏暑相连”,要解释出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和大暑来,对小学生来还是不太容易。其次是每个句子都是节气简称的堆砌,没有实际的意义,有点诘屈聱牙,不便于背诵和记忆。最后这首歌谣没有节气和代表性农业活动的关联信息,对农民安排农事活动没有指导和借鉴意义,不能不说是一点缺憾。

 

    不知道现在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是否都有《二十四节气歌》的课本?如果有的话不知道收的都是什么版本?希望孩子们还能读到我们儿时读到的那首《二十四节气歌》,从人教版的小学教材来说,似乎就不是。不过现在城里的孩子甚至乡下孩子对农事活动的熟悉能有多少就很难言说了,估计他们也不太感兴趣了,比起互联网即使通讯软件和游戏来说,农事活动估计对他们没有太多的吸引力。

 

    丰子恺在散文《湖畔夜饮》中说,当年他在西湖边的月光下散步时,想起小时候在学校里唱的春月歌:“春夜有明月,都作欢喜相。每当灯火中,团团清辉上。人月交相庆,花月并生光。有酒不得饮,举杯献高堂。”丰老觉得自己儿时念的歌谣温柔敦厚,可爱得很。接着老先生慨叹现在的小学生,唱的歌粗浅俚鄙,没有福分唱自己儿时唱的好歌,可惜得很。丰老的想法和见解很是独特,似乎也不无道理。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世界各国各地在向欧美国家学习和演变似乎已是全球的大趋势,可谓全球西化。很多民族的文化、传统、习俗、饮食和服饰等都在剧烈变革中,但这种西化变革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短时间内一时很难给出一个客观评价。在自然进化和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专家的话也未必完全是可以信赖的,也许只有时间可以给出最后的答案,可惜我们未必能等到这个答案,不亦无奈乎?不过无力改变的事情,只能安然处之、泰然承受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