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正取代人类记忆

标签:
搜索引擎google搜索斯特鲁普贝特西-斯帕罗记忆健康 |
分类: 心理健康 |
7月17日消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项研究认为,输入几个字母就能在Google搜索找到信息,这种模式可能会使用户不愿记忆从而损害人的大脑记忆力。
研究者心理学家贝特西-斯帕罗(Betsy Sparrow)认为“人类大脑依赖网络记忆就像依赖朋友?家人?工作伙伴记忆。人们记住怎么找到信息少就减少了对信息本身的记忆。”如果人们相信自己能再次找到信息就会忘记它,如果人们觉得很难再找到就会努力记住它。所以,Google搜索容易让人的大脑产生“懒惰”。
据报道,这项研究是4项记忆工作方式研究的成果。其中一项研究要求参与者回答琐碎问题,然后展示给他们一堆单词,颜色编码。结果发现,参与者识别Google 或者 Yahoo这样的搜索相关词的颜色更容易。其他研究测试参与者在得知信息被删除或保留情况下的记忆信息能力,结果发现参与者更可能记住认为会被删除的信息。研究还证明人们更可能记住信息片段而非信息本身。
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扩展智能”的一部分,我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寻找某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简单地敲击键盘和滑动鼠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的证据显示,在希望寻找某个问题的答案时,人类的大脑往往选择互联网。在上周的《科学》杂志中,哥伦比亚大学的贝特西-斯帕罗和同事刊登了他们的研究发现。
根据他们的研究发现,我们更擅长记忆信息的出处而不是信息本身。研究中,他们要求一组哈佛大学学生回答一系列问题,答案或者为“是”,或者为“否”,同时不允许他们使用互联网。有些问题难度较大,例如鸵鸟的眼睛是否比它们的大脑大?在此之后,他们利用心理学家推崇的“斯特鲁普效应”对这些学生进行分析。
回答完问题之后,研究人员向这些学生展示红色或者蓝色单词,要求他们回答单词的颜色,而后对所用时间进行测量。如果参与者最近曾使用这个单词或者对他们比较重要,便会妨碍他们判断单词的颜色,用时也更长一些。
在斯特鲁普测试中,研究人员使用的单词包括“雅虎”和“谷歌”,与消费品牌的名字相比,参与者处理这些单词的用时更长,尤其是那些回答难度较大问题的参与者。研究人员表示,在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时,这些学生的大脑中会蹦出“谷歌一下”的想法。斯帕罗说:“在不知道答案的情况下,他们自发地联想到互联网,希望借助互联网找到问题的答案。”
在第二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让参与者在电脑上敲出40份声明,同时要求一半参与者在完成之后保存这些信息,另一半参与者则被要求删除。打字任务结束后,所有参与者均被要求尽可能回忆并写下这些声明。研究人员发现,要求删除的参与者回想起的声明数量远远超过要求保存的人。他们指出:“参与者认为如果能够查询已经保存的声明,他们就没有必要进行记忆。”
斯帕罗认为,互联网成为一个“交互记忆系统”,一个存在于我们大脑之外并且可以访问的信息存储系统。在一项单独的实验中,斯帕罗发现参与者更擅长记忆信息存储在哪些文件夹,而不是信息本身。她说:“这是一个初步证据,证明如果认为信息可以长期获得,例如通过互联网这种方式,我们更可能记录信息的出处,而不是信息的细节。”斯帕罗表示互联网也和书籍和文件一样,成为一个交互记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