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招帮您赶走“春困”

标签:
《本草纲目》足三里穴春困的原因穴位按摩健康 |
分类: 饮食健康 |
一、春困的原因
有些人认为,春困是睡眠不足的缘故,只要多睡觉就可以解决了。但事实上,“春困”和睡眠时间并没有多大联系,单纯地靠增加睡眠来消除春困是难以奏效的。一般情况下,成人每天睡7~8小时左右就可以了,过多的睡眠反倒会让人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同时还可能出现记忆力减弱、健忘的现象,严重的还会直接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事实上,从中医上来说,春困是由于人体的肝气和脾湿两者联手造成的。春季是肝气主导的季节,肝气旺盛,会导致脾胃虚弱。同时春季时常“雨纷纷”,尤其是清明前后,有诗为证“清明时节雨纷纷”,空气中湿气较重,而气温又在不断升高,人体因阳气生发,皮肤腠理疏松,湿气易趁机进入体内,使脾因湿受困。而脾是气血生化之源,主升清运化,脾胃受困,清阳也就无力上升了,如同被堵住源头的湖水,失去了往昔的清澈与美丽,成为一潭死水,浑浊、无力。中医上讲,清气不升便不能养神,而浊气没有下降,便会蒙蔽心神,人自然也就会变得头昏欲睡。所以,《丹溪心法.中湿》有“脾胃受湿,沉困无力,怠惰嗜卧”的说法。由此看来,祛除脾胃湿气是和周公说“再见”的首要任务了。
二、战胜春困食疗方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种养生祛困粥——扁豆莲子粥。
您需要准备的材料是:白扁豆20克,莲子15克,银耳10克,粳米100克。做法是:把银耳用冷水泡发后撕成小片备用,白扁豆、莲子、粳米洗净后连同银耳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后,开始用大火煮,大约半小时后,改用小火再慢慢熬,等到粥成关火。然后,给自己盛上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的粥,不仅能让味蕾开花,更能让周公悻悻而去了。
中医认为,白扁豆性甘味微湿,归入脾胃二经。《本草纲目》上说:“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地。入太阳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病,清暑除湿而解毒也”,有健脾和胃、化湿利尿、消肿、和中益气的功效,可主治脾胃虚弱、呕吐、胸闷、腹胀、白带过多、小儿疳积等病症。而莲子是公认的老少皆宜的滋补佳品,其性平味甘,入心、脾、肾经,能清心安神、醒脾开胃、益肾固精,主治脾虚久泻、多梦失眠、心神不宁、健忘、高血压、小便不利、肾虚遗精、妇女崩漏带下等症。春季常喝此粥,不仅能祛除脾胃湿气,还能健脾和胃,让您轻松地赶跑瞌睡虫。
三、穴位按摩抗春困
当然,如果您每天忙于上班或学习,并没有时间进入厨房来为自己熬这款粥,那穴位按摩的方式是您最佳的备用选择了。祛除脾胃湿气最好的穴位莫过于足三里穴。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找穴时,用手掌包住整个膝盖骨,中指沿着胫骨伸长,在中指指端画一条与中指成90°的直线,与食指方向延伸交会处就是该线与食指延伸方向交接点既是足三里。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是强身健体的一个大穴。按摩足三里不仅能调脾养胃、祛风除湿,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抗衰延年。古代养生家都喜欢灸灸足三里,来达到长寿的目的。我国民间也有着:“艾灸足三里,胜补老母鸡”的说法,可见足三里的用处之大。
足三里的按摩方法:一是每天用手指指腹轻揉此穴位,每次5~10分钟。不过在按时要注意稍稍往人体上方用力。刚开始按时,如果有疼的感觉,那说明您体内脾湿较重,长期坚持按揉,疼痛感会逐渐减轻,这也表明您的脾湿在逐渐消失。二是晚上睡觉前艾灸3~5分钟,也能很好的祛湿方法。
四、春季花茶消春困
此外,春季花茶因甘凉且散发芳香之气,不仅可以提神醒脑,还能驱逐寒邪,促进阳气的生发。像茉莉花茶就可“祛寒邪、助理郁”,不仅是春困茶饮之上品。唐人孙淑在其诗歌《对茶》中写道:“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钗影倒沉瓯。婢捧消春困,亲尝散暮愁。”可见,一杯热腾腾的春季花茶也是您防止周公骚扰的战斗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