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伴您健康
伴您健康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282
  • 关注人气:2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正常高值血压”?

(2011-04-14 09:48:53)
标签:

美国

正常高

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

心血管

正常高值血压

健康

分类: 健康百科

  1、什么是“正常高值血压”?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999年版和2005年版都提出了“正常高值血压”的概念,将收缩压120~139mmHg或/和舒张压80~89mmHg定义为“正常高值血压”。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基于荟萃分析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血压的总体水平也随之提高,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也在升高,提示血压与心血管事件危险性之间存在持续的相关性。“正常高值血压”者比正常血压患者进展为高血压的比率显著增高。

  2、“正常高值血压”与“高血压前期”有区别吗?

  《2003年美国预防监测、评估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次会议》(JNC 7)将120~139 mmHg或/和舒张压80~89 mmHg定义为“高血压前期”;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将这一血压范围称之谓“正常高值血压”,这是根据中国的国情考虑的。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在修订我国“指南”时指出:2003年,美国的指南(JNC Ⅶ)提出了一个高血压前期的新概念,在国内外引起很大的轰动;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说,血压在120mmHg以上时,是有并发症同时增高的趋势,但过早地加上“高血压前期”的称谓,会造成群众心里上的恐慌;中国的国情是人口众多,处于“高血压前期”的成年人群,可能比健康人群还要多;又由于我国普遍的教育程度没有发达国家高,如果使用“高血压前期”的术语,可能会因为知识普及不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紧张。因此,我们就“高血压前期”问题,讨论了很长时间,最后决定叫做“正常高值血压”。从血压的范围来说,“正常高值血压”与“高血压前期”没有区别,只是称谓不同。在我们的研究中应当统一称为“正常高值血压”。

  3、“正常高值血压”不控制会有哪些危害?

  Strong Heart研究显示,“正常高值血压”者与理想血压人群相比,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1.8倍。 ARIC研究发现,血压从115/75mmHg开始每升高20/10mmHg,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即成倍增加。近期的研究表明,对“正常高值血压”的干预可以使住院率降低3.4%,死亡率减少9.1%,并可以增强对靶器官的保护。我国心血管特点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主要表现冠心病发病率相对低,脑卒中发病率高。不注意对“正常高值血压”者血压的控制,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将逐年增加,随之,心肌梗死、卒中、肾脏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等的发病率也将迅速上升,而且高血压和“正常高值血压”者常常无症状,往往悄然起病,造成突发事件,被公众认为是“沉默杀手”。

  4、如何控制“正常高值血压”?

  规避“正常高值血压”者的风险及给予适当的治疗是十分必要。首先应当采取干预不良生活方式,即所谓非药物治疗。众所周知,一般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正常高值血压”的产生除遗传等因素外,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干预不良生活方式即非药物治疗,就是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态、控制体重、减少食盐摄入(限盐6克以下)、注意补钾和钙、多吃水果蔬菜、限酒不吸烟、适量运动。

  在美国JNC 7指南中,把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作为对低危的高血压前期人群推荐的唯一治疗方式。但是,高血压前期合并一种或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时有的专家观点认为,早期药物治疗可能预防和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进展。药物治疗效果尚未确立,现有试验研究药物治疗对象、种类、时间、剂量等,还要进一步研究评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