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真正的子平法是什么之我见(一二三四)
(2022-03-25 15:09:56)
标签:
转载 |
真正的子平法是什么之我见(一二三四)
庄
编者按:
庄圆先生的最新文章,发表在“客舟堂”公众号上。在此之前,我与庄先生在微信上数度交流,他提出了子平法需要分期考察的想法,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成文了。
子平法和禄命法的不同之处很多,但最重要的有三条:
一、论命立极点以日干为主,兼看年柱;
二、论命以河图五行为主,兼用纳音五行;
三、水土同生旺。
相应,禄命法是以年柱为主,兼看日干;以纳音五行为主,兼用河图五行;火土同生旺。
弄清楚上述三条,我们对古籍的属性,就基本清楚了。
个人认为,庄圆先生的文章,对业界最重要的提示有两点:
第一、子平法早在南宋时代就存在了,直到元代定型,明代兴盛——“《三命通会》是协调禄命法、子平法的重要著作。”只要认真看过《三命通会》、《五行精纪》的人,都会认可这个结论。
第二、清代以后的子平法,完全否定禄命法,因此为“后子平法”。
庄先生工作和家事甚忙,来不及展开。我们十分期待他的后续研究成果。
梁湘润老师早就提出子平法是禄命法,但禄命法不是子平法的论断,认为禄命法为“母法”,子平法是“子代”——母子岂能分开;他在《禄命法千年沿革史》中,也表述了子平法“分期”的看法,并做出相应表式,可惜天不假年,他没有时间考证下去。
庄圆先生于2020年6月首先发现万民英对“子平说辩”的篡改,导致禄命法与子平法的混淆;又于2021年11月首先提出“子平法”的四个时期,简明、清晰地表述了禄命法向子平法转变的历史轨迹,对中国禄命文化的贡献,居功至伟。他称我为师,实不敢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中国禄命学的未来属于年轻人。
以下,为正文。
庄案:吾师何重建先生《真正的“子平法”是什么》一文(发表于公众号:湘润传统文化),对子平法来龙去脉进行了深入探究,也重新引起我对子平法各个历史阶段发展的思考。最近忙于带娃,只能简单说两句。
我个人对真正的子平法的理解,简而言之,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即一个核心思想、两个重要改革人物、三本代表性著作、四个历史发展阶段。
一、一个核心思想
年日互为主本。即子平法为主,兼顾禄命法。具体参考《三命通会》。
95后年轻盲师跟我讲,他老师教《继善篇》不多,从“人禀天地命属阴阳”开始,到“时上偏财,怕逢兄弟”就结束了。其中老师说的《继善篇》,一句跟《渊海子平》不一样,一句没有说。一句不一样,“次断吉凶,专以年日为主本”。《渊海子平》是“次断吉凶,专以日干为本主”。一句没有说,“年伤日干,名为主本不和”。
二、两个重要改革人物
1.徐大升,确立渊源十八格和支藏天干,代表作《子平三命通变渊源》。
2.西蜀易镜(或作西川易鉴、西山易鉴),代表著作《寸金易鉴》(推测成书时间在南宋末年,《四库全书》有记载,今暂未发现馆藏地,附录元代李钦夫《子平三命渊源注》一卷),由十八格改为六格。
三、禄命法向子平法转型的三本代表性著作(不展开阐述):
1.《五行精纪》;2.《三车一览》;3.《玉井奥诀》
关于命理古籍,95后年轻盲师有一段点评,转引如下:《李虚中命书》应该是完全禄命法的内容,而《五行精纪》,还有《三车一览》,这两本书都有子平法的影子。
四、四个历史发展阶段:
1.南宋之前,由禄命法到子平法转型阶段,以《珞琭子三命消息赋》徐子平注为代表。早期的子平法并不排斥禄命法尤其是纳音,而是禄命法、子平法兼顾。
2.南宋至元代,子平法定型,以徐大升《子平三命通变渊源》为代表,又名大升法,注重十神(古籍中名为“六神”)、 渊源十八格、支藏天干的综合运用。
3.明代,子平法兴盛,以《渊海子平》《三命通会》《神峰通考》等为代表,由《渊海子平》发展为民间的渊海派(内外十八格为代表),由《神峰通考》发展为神峰派(病药说为代表),而《三命通会》是协调禄命法、子平法的重要著作。
4.清代,后子平法盛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