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宋徽宗赵佶《王济观马图》及“苏州片”

(2011-12-03 19:38:50)
标签:

转载

谢谢!

宋徽宗赵佶《王济观马图》及“苏州片”

 
宋徽宗赵佶绘画的鉴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鉴定界一般分为三类:

一、御画。

二、御题画。(代笔)

三、伪造。

“御画”和“御题画”的出处何在?其实至今早已无人问津。乃出自南宋陈喉《南宋馆阁录》后附的《馆阁续录》之中。今据《四库全书》( 史部·职官类)之《馆阁续录》卷三《 储藏》中,见有“徽宗皇帝御画”和“徽宗皇帝御题画”之目。本来这是南宋秘阁中“阁库所储”的一份目录,故列入“储藏”卷中。

有关“御画”和“御题画”一直是作为真迹和“代笔”之区别所在。美术史和鉴定界不知自何时始沿用这样的标准。以致尔来几乎美术史著作和画集等均以徽宗“御题画”作为“代笔”画处理,这自然也有一定的道理。据史料记载,徽宗无心朝政,广招画手,以至画院编制徒增。也许某日,徽宗酒足饭饱之后来到画院,见画手画的不错,一高兴就题字落款了,这自然也未可知。但能被徽宗招入画院的画手肯定也是当时的高手。以前画家在宫廷里只有工匠待遇,而到了宋徽宗这里画家就能享受到士大夫的待遇。

 “御画”和“御题画”的区别极为复杂,既使区别开来也意义不大,既使是代笔也是宋代的画家所为。我们所关心的是第三类造假。现我们就传为宋徽宗赵佶作品《王济观马图》作一比较研究。

http://s15/middle/5f7aa5a0na3af059834ee&690

                      传赵佶《王济观马图》卷

传《王济观马图》卷,为绢本工笔设色人物画, 左上方钤双龙骑缝印,瘦金体书“王济观马图”五字。图中人物形象比例失调,线描比较笨拙,女人的胳膊画得较小,几个男人的手、脚,画得生硬臃肿,不合法度,显示出作者缺乏功力,艺术技巧不高。另外此双龙方印与宋徽宗的双龙方印有所不同,显而易见是翻刻的伪印。《王济观马图》五字也缺乏赵佶瘦金体书法的神韵,显然是作伪者随手挥写的。绢地经观察,不是宋绢,而是流行于元代,直到明代仍见使用的一种比较细密的画绢。根据上述的各种原因,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件作品是明人制作的“苏州片”,作伪的手段也不高明。
  明代万历到清代乾隆时期,江苏苏州地区有少数具有一般绘画能力的人,专以做假画为生。据说集中地在苏州市的专诸巷。所制伪品,后人称为“苏州片”。“苏州片”大多数是有底稿的,以绢本青绿设色画居多,其它形式的也有,是少数。在制作过程中采取分工合作的工序,有管线描的,有管上色的,有管题跋的等等,应有尽有。所写的名款都是古代有名的大画家,如唐代李思训、李昭道,宋代赵伯驹、赵伯骕,明代仇英等。有的“苏州片”还有假的大名家(如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睢⑾视谑唷⒖戮潘肌⒛哞叮鞔蛑堋⑽尼缑鳌⑽饪怼⒍洳龋┑奶獍稀

http://s6/middle/5f7aa5a0na3af142cdbe5&690

 

见于200812月嘉德四季第十五及十六期拍卖会《王济观马图》
  “苏州片”流传的范围相当广,几乎全国各地都有,它们的水平有高有低,如我们在坊间看到的“苏州片”《清明上河图》二、三十本,大体上都摹仿沈周的画风。将它们放在一起,其布局虽不完全一样,却也大体形似,相差不多,但它们的技术水平却大有高低之分。

苏州片造假,大多有底稿。但此画不见箸录,也就是没有底稿。但见于200812月嘉德四季第十五及十六期拍卖会。作者为宋宣宗,还标明了创作年份(1119年),画作纵横尺寸与“苏州片”伪作略有不同。查阅史料,根本没有宋宣宗这个皇帝。显然是子虚乌有。因此两画均系伪作。

作伪的方式有摹、临、仿、造等等, “造”,是作假者从未见过某一派某一家的书画作品,而是根据传说或相传凭空伪造的。造假的形式,一种是有本的造,多是造假者熟悉被造书画的风格特点,利用被造者的名气,采用其书画风格特点而造假;还有一种是无本的造,也就是无根据地造,即从未见过某作品而生搬硬造,属于粗制滥造。王济到确有其人,有马癖。符合作伪的条件。《晋书?王济传》:"济善解马性,尝乘一马,着连干鄣泥,前有水,终不肯渡。济云:'此必是惜鄣泥。'使人解去,便渡。故杜预谓济有马癖。"后因谓熟习马性为"王济癖"。也许作伪者就是依据这一故事来进行假托,迷惑后人。这也是苏州片造假的一个特列。

鉴定书画的真伪优劣,首先要看作品的风格特征以及笔法特征。其次要看题字落款、印章、以及用纸等等。赵佶的艺术修养极高,对于“韵”他是研究的十分精深的,故他的画以韵为胜,他的工笔作品色彩晕染自然而又精妙,他的水墨花鸟作品则凝练厚重,气度不凡非一般画院画家可比。观此画线条软弱,人物比例失调,动作生梗,全无神采。

http://s10/bmiddle/5f7aa5a0na3af24ce8ce2&690                   http://s8/middle/5f7aa5a0na3af507ac3c7&690        

伪作题字                              赵佶题韩滉文苑图(下有天一人押)

接着看题字“王济观马图”,笔画胆怯,全无“瘦金体”爽利痛快的特征。徽宗真书学唐代褚、薛,并且青出于蓝,间架开阔,笔划劲利,清逸润朗,别具一格。将“瘦金体”书法艺术推向极致。诚如当代著名书画鉴定家杨仁恺先生所云:“其结体疏朗端正,下笔尖而重,行笔细而劲,撇捺出笔锋而利,横竖收笔顿而钧,文体匀称,用笔轻按重收,顿折利落,具有飘逸清润之感,显示出‘瘦金书’的独特风格。”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瘦金书的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的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瘦筋体”,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

http://s7/middle/5f7aa5a0na3af69dcef66&690

 

           赵佶芙蓉锦鸡图题字

此画左上方钤双龙骑缝方印,但很不清楚。宋代书画作品用印有蜜印和水印之分,蜜印颜色红而厚,水印颜色淡而薄。徽宗的书画印(收藏印除外)“御书”长方大印,与明清时期印章的篆法、印色均不相同,印色较红而厚,是蜜印。虽然我们没有见到原作,但如果印色红而厚的话,印刷技术既使不能完全复制,也不至于这么不清楚。

http://s3/small/5f7aa5a0na3af796b8af2&690           http://s10/small/5f7aa5a0na3af7c075869&690

最后,我们来看看画中人物比例失调的问题。伪作中马旁站立的男子与右侧一男一女与马相比显然显得过于高大,右一女子的高度几乎与马身相等。为此我们找到与徽宗同时代的画家、白描大师李公麟(约10491106)的《五马图》来作比对。李公麟善于画马,“每欲画马,必观群马,以尽其态”。《五马图》中的马及牵马人,均是画家根据真实对象写生创作的,再加上有黄庭坚记马的来历的题款,更是真实可靠。伪作与李公麟的《五马图》相比,其优劣立现。

http://s8/bmiddle/5f7aa5a0na3af83fe8df7&690

http://s3/bmiddle/5f7aa5a0na3af8496f7b2&690

http://s16/bmiddle/5f7aa5a0n76c4c078782f&690

http://s14/bmiddle/5f7aa5a0n76c4c09c0cad&690
 李公麟《五马图》选四

http://s3/bmiddle/5f7aa5a0na3af8e81d192&690
         苏州片伪作局部        人与马的比例关系不对

 

参考文献:《中国书画鉴定》 谢稚柳主编 东方出版中心  19981月第1

     《中国书画鉴定简述》 王以坤编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5月第1

     《中国传世名画》 全景博物馆丛书编委会 海燕出版社2002年第1版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