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值几何:反思豆瓣的经营模式
(2015-09-05 15:55:45)
标签:
it豆瓣 |
分类: 类三:杂议 |
作者:林杰
品牌有其价值,钢笔如派克,手机如苹果,小众文艺网络社区如豆瓣。该社区给人的体验感觉是文艺范满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共同话题的人还真多。它的口号是“一亿人的兴趣”,不知道是否可信,但是也说明了其用户之多,社会影响力之大。一些书店卖书打出旗号:豆瓣排名前一百。同样,电影是否是经典,豆友们的评分也成了一个风向标。这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好,至少像问卷调查,民意走向。国外有些网站就专门做民意调查的。比如奥巴马近期的支持率多少,希拉里作为总统候选人的支持率又是多少,诸如此类。小众群体,大抵是不排斥彼此的。在相互交流中,增长见识,扩大视野,互相砥砺,共同进步。在低俗趣味充斥网络世界的今日,豆瓣如一朵莲花,孑然傲立,特立独行,难能可贵。
豆瓣社区的成功在于趣味上的把控。严肃的文字不一定受欢迎,但是饱含感情,就容易受到青年们的追捧。毕竟在轻阅读的时代,学术性思考退居其后,不难理解。浮躁不堪的生活,压力山大的工作,何不来几段轻松的文字呢?豆瓣逐渐成为了情怀的代名词。怡情自乐,放松自我,放飞理想,畅游虚拟的世界,未尝不可。恰似劳顿一日之后,煮一杯咖啡,慢啜之,何等惬意。
后一篇:当时七夕笑牵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