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皮肤紫外线维生素e孕妈防晒 |
分类: 营养课堂 |
孕期饮食防晒靠谱吗?
文/王斌 编辑/小如
夏季的脚步已经到来,孕妈妈可能会怀着喜忧掺半的心情来面对炎炎夏日。喜的是终于可以换上轻便的夏装,因为本来“随身携带”胎宝宝就很辛苦了,再里三层外三层地穿着厚重衣服就会更辛苦;忧的是因为有了胎宝宝,以往的护肤品、化妆品都不敢在孕期继续使用,夏季的防晒工作不知如何展开。孕妈妈因为怀孕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本身就比较容易长斑,对于爱美的妈妈们来说,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防晒成了头等大事。网络上流传了很多饮食防晒法,让孕妈妈们倍感新鲜:通过饮食就能防晒,美丽又安全!于是立刻开始实施起来,但饮食防晒真的靠谱吗?
皮肤被晒黑的原因
皮肤被晒黑,究其原因是因为太阳光中有些波段的紫外线在作怪。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紫外线。我们在买防晒用品时一定听导购说过涂抹后可以防止UVA、UVB等的伤害,它们是什么意思呢?紫外线辐射按照其波长的不同,可以划分为:UVA(长波紫外线),波长在320~400纳米;UVB(中波紫外线),波长在280~320纳米;UVC(短波紫外线),波长在180~280纳米。由于大气臭氧层对UVA的吸收很少,所以UVA辐射量的变化基本上同臭氧层的变化没有关系;UVB的辐射量同臭氧层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部分可以被臭氧层吸收,因此可以通过对UVB的直接测量和分析来研究大气臭氧层的变化和紫外线辐射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UVC可以几乎完全被臭氧层所吸收,所以它基本上不到达地面。
UVA又称“黑光”(是皮肤变黑的主凶),可穿透表皮达真皮上部,并可作用于血管和其他组织;UVB主要作用于表皮从而损伤表皮,引起皮肤红斑。而皮肤“晒黑”实际上是我们的皮肤对紫外线的防护机制。当皮肤受到紫外线的刺激时,会大量生成黑色素,表皮中的黑色素能吸收较多的紫外线、部分可见光和红外线,而不引起不良反应,这称为光保护。所以说黑色素对于紫外线具有阻挡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皮肤癌和基因突变的风险。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皮肤被晒黑的元凶是UVA和UVB,而晒黑对于我们来说也不完全是坏事,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保护我们避免受到进一步的伤害。但要阻止这个过程发生就是要避免UV对身体的种种摧残,方法就是防晒、避光。
饮食防晒是否靠谱
孕妈妈收集到的防晒食谱中的食物往往包括以下几类: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番石榴、奇异果、草莓、圣女果、大枣等;黄红色的蔬果,如胡萝卜、芒果、西红柿、木瓜、空心菜等;另外还有谷类、豆制品、坚果类和鱼肉。这些食物在人体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它们真的能阻挡UV的辐射吗?
维生素C对皮肤的保护作用:
1.
2.
3.
黄红色蔬果对皮肤的保护作用:
黄红色蔬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合成维生素A,维生素A对于维持皮肤和粘膜完整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超强的抗氧化性也不可忽视,同样可减缓皮肤的老化速度。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营养素是可以在烹煮中获得更大的生物利用率的营养素,这是区别于其他营养素的独特之处:例如蕃茄酱中的番茄红素的生物利用度比生鲜蕃茄高了四倍,原因是番茄红素属于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溶于油,而且紧密地结合在植物纤维里,所以烹煮、打碎蕃茄和加入油脂,可以大大提高消化系统吸收番茄红素的能力。所以在炒某些菜品,放入番茄是个不错的方法。
谷类食物对皮肤的保护作用:
谷类的强大战斗力主要表现在其中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B族维生素作为辅酶,参与机体多种新陈代谢,提高皮肤的抵抗力。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防止多不饱和脂肪酸及磷脂质被氧化,因此可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同时维生素E可保护维生素A不受氧化破坏,并加强其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富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的谷类是粗加工的粮食和各种杂粮。
豆制品类食物对皮肤的保护作用:
豆类中的大豆异黄酮是保护皮肤的重要。大豆异黄酮的结构和雌激素结构类似,可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故被称为“植物雌激素”。但大豆异黄酮的活性一般不到雌二醇(活性最强且最主要的雌激素)的千分之一,所以大豆异黄酮往往具有特殊的双向调节作用。对低雌激素水平者,可以弥补雌激素不足,对高雌激素水平者,可竞争性的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以次充好”发挥抗雌激素作用。因此对于皮肤保持细腻、光泽和弹性有促进作用。
坚果类对皮肤的保护作用:
坚果富含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和矿物质。维生素E的作用上面已经说到,而不饱和脂肪酸是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减缓肌肤老化的程度。矿物质中的锌可维持皮肤上皮组织的正常分化;硒可保护受紫外线照射后细胞和细胞器的膜免受氧化损害。
此外鱼肉中含有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对于皮肤的构成和新陈代谢都起到重要作用。
总之,网上流传的防晒饮食只是起到了提供皮肤新陈代谢所需营养的作用,而对于防晒没有丝毫作用。换句话说就是皮肤晒伤后,食用以上食物能帮助皮肤修复,但是对于紫外线是不能起到阻挡作用的。所以饮食防晒不靠谱。
孕妈妈如何防“晒黑”
1.不在紫外线强烈时出门。紫外线的强弱一般会用紫外线指数来表示,紫外线指数一般标注从1级至11级,其中1级强度最低,11级以上为危险级。通常,夜间的紫外线指数为0,热带、高原地区、晴天时的紫外线指数甚至能达到15。紫外线指数越高,紫外线辐射越强,其危险性也越高。当紫外线强度达 6~7 时,最好不要暴露在日光照射下;当紫外线指数大于等于 8 时,应尽量避免外出,因为此时的紫外线辐射极具伤害性。如果要进行户外活动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一般最佳晒太阳的时间是:上午6点~9点,此时红外线较强,紫外线较弱,更有利于人体的血液循环;上午9点~10点,下午4点~5点,此时紫外线较强,但不会对皮肤造成一定损伤,是体内储备“阳光维生素”(维生素D)的最佳时间,当然时间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略有调整。
2. 对皮肤采取保护的措施。涂抹防晒霜、穿防晒衣、戴遮阳帽或者打防晒伞。
防晒霜的选择:尽量选用物理防晒品,也就是成分中含有氧化锌、氧化钛等。物理防晒不易引发皮肤疾病,适合皮肤敏感的孕妈妈使用。使用时建议不直接擦拭在皮肤上,应先涂抹润肤露一类的护肤品,在出门前再用防晒品。选用SPF(防晒系数)15的防晒品就行了;SPF值越大人体产生过敏的几率也越大。如果去海边或者紫外线比较强的地方,可以选择SPF30的防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