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要宝宝,护牙爱齿要先行

(2013-05-28 08:59:32)
标签:

十月怀胎

育儿

怀孕

牙齿

分类: 十月怀胎
想要宝宝,护牙爱齿要先行
文/粟颖利(口腔科副主任医师)   编辑/英华

  许多女性朋友在计划怀孕前,都会有意识地到当地医院进行孕前查体,做相关检查及化验,以确保自己的身体在受孕前达到最佳状态,生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可是孕妈妈们往往会忽略自己的口腔健康,认为牙齿问题都是小毛病。其实孕前及孕期中的口腔保健非常重要,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这不仅关系到妇女一生的口腔健康,更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发育。

孕前要先进行口腔检查
  研究发现,孕妇口腔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患牙周炎的孕妇早产率是正常孕妇的3~7倍,生产低体重儿及胎儿围产期死亡率也较正常者高15%~30%。主要原因是因为牙龈局部发炎产生的细菌、内毒素及炎性因子,进入母体的血液循环,通过血流进入胎盘,直接导致宫内胎儿受感染而影响发育。严重者还会引起胎儿细胞因子和抗体增高等全身系统反应,造成胎儿脑及多脏器组织损害。
  如果怀孕前牙齿就有炎症,妊娠后由于体内环境的改变会使原有炎症进一步加重。所以,计划生宝宝之前,孕妈妈就应当到口腔科接受专科大夫的健康指导,消除孕期口腔隐患。

孕前做哪些口腔保健和治疗?
    1.做一次彻底的洗牙,减少牙菌斑的刺激,这能使孕期患牙周病的几率降低。
    2.治疗龋齿,将所有的“虫牙”都填充完善。
  3.治疗牙周疾病。
  4.拔除不能保留的牙齿、残根及残冠,拔除阻生牙。阻生牙即“智齿”,它容易引起急慢性炎症,孕前拔除,以防患于未然。
  5.拆除不良修复体(假牙),并重新进行修复。
  6.全面修复缺失牙以恢复咀嚼功能。

孕期牙齿为什么会变得脆弱?
  妊娠期体内的内分泌系统会发生巨大变化,导致血液中雌、孕激素的含量增加,性激素平衡失调,使牙龈组织中的毛细血管扩张、弯曲、弹性减弱,血流淤滞,容易造成口腔局部牙龈组织肿胀、脆软。
  饮食习惯的改变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孕期大多数的孕妈妈都喜欢加餐,尤其是喜欢吃酸酸甜甜的食物,加上孕吐的原因,很多孕妈妈都不敢刷牙,或是草草刷几下就完事,这就会造成口腔清洁的不彻底,容易引起蛀牙。
  妇女在妊娠早期常会出现恶心、呕吐等妊娠反应,并且食道括约肌松弛,来自妊娠子宫的向上压力都会引起或加重胃酸反流,使得孕妇口腔内的牙齿常暴露于胃酸中,腐蚀牙釉质,加快了牙齿的磨损。

孕期常见的口腔疾病
  妊娠期牙龈炎:是妊娠期间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发生率为60%~75%。一般在妊娠2~3个月后开始出现症状,表现为牙龈充血肿大、触碰易出血,有时会自发出血。
  龋病:由于日常饮食、加餐零食、口腔清洁不彻底等原因,妊娠期更易发生龋齿。妊娠期孕妇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龋齿迅速发展,症状明显。多数情况下,龋病所导致的牙体组织缺损必须通过治疗才能终止病变的发展,恢复牙齿外形和功能。
   妊娠瘤:发生率约为3%~10%,通常在妊娠的第3~9个月发生,且逐渐增大。是由增高的孕激素和局部刺激因素以及细菌引起,表现为牙龈呈瘤样增生,生长快,色鲜红,质松软,易出血,其本质不是肿瘤,是多血管的炎症肉芽组织。常发生于牙龈,也可发生于舌、腭、颊黏膜和唇部。
  智齿冠周炎:由于智齿的位置靠后,常无法刷干净,围绕其周围的牙龈组织常发生炎症,称为智齿冠周炎。智齿冠周炎在孕期的发病率高出正常人数倍,孕期生理、生活习惯改变,加重了其发生程度。临床表现以智齿周围软组织及牙龈充血、肿胀、糜烂或盲袋溢脓为主,也可有不同程度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等。同时容易诱发颌骨骨髓炎。
  牙周炎:在妊娠前就患有牙周炎的孕妇,妊娠期间饮食习惯的改变,会使菌斑和牙石大量堆积,导致原有炎症加重。
  妊娠期牙龈炎会引起牙龈肿胀、刷牙或者咬物易出血,很多孕妈妈误以为是刷牙过重引起的,因而不敢仔细刷牙或干脆不刷牙。口腔清洁的不彻底会导致大量的菌斑和致病微生物堆积,牙龈在局部刺激及细菌代谢产物的共同作用下,炎症加重,最终形成牙周病。

孕期口腔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机
  怀孕的前三个月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胎儿器官尚未形成,容易受到药物影响。这个阶段一般不建议做口腔治疗,尤其是有习惯性流产病史和正在保胎治疗的孕妈妈,应尽量避免产生剧烈疼痛和恐惧的治疗,以免发生流产。
  怀孕的最后三个月,这一时期为了避免发生早产,对口腔疾病一般是采取保守性的治疗。怀孕的4~6个月,这一时期宝宝的发育基本完善,妈妈也渡过了孕早期的种种不适,是口腔疾病治疗的相对安全期。这一时期可对妊娠期牙龈炎、妊娠瘤,以及未处理的口腔疾病如龋齿、牙周炎等进行治疗,但尽量不要拔牙。

爱牙护齿开始行动
  1.营养均衡:孕妈妈饮食要精心调配,不挑食、不偏食。蔬菜、水果、鱼、肉、蛋类、奶类都要均衡摄取,减少日常零食及甜食的摄入,这样不仅可减少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又可以为胎宝宝牙齿发育提供所需的钙、磷、维生素等物质。适当补充钙质及维生素D,不但有助于宝宝发育及建立坚固牙齿,也可维护孕妈妈自己的健康。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既能补充营养又能防止牙龈出血。
  2.有效刷牙:正确而有效地刷牙是清除牙病菌最简单的手段。一般一天刷牙二至三次,最好用温水。宜选用软毛,头部较小的牙刷,即避免损伤牙龈,又便于在口腔内转动。
  同时选择口味比较清淡的牙膏,可避免刷牙时引发的恶心、呕吐。若无法忍受牙膏的气味,也可不用。有些孕妈妈的牙齿为敏感性牙齿,表现为接触较冷或较热食物时牙齿会感觉酸痛,这时可选购抗敏感型牙膏来减轻不适感。
  牙线可以清洁刷牙的盲区,即牙齿邻面遗留的菌斑,建议孕妈妈们一天至少使用一次,可在晚上刷牙前将所有牙邻面用牙线清洁一遍再刷牙。特别是怀孕后刷牙易恶心和呕吐的孕妇,可以用牙线帮助清洁后牙或者辅助用漱口水。
  3.健齿小妙招:
  叩齿:经常叩齿能增强牙齿的坚固性,使牙齿不易松动和脱落,还可以促进消化。具体方法:牙齿上下相互轻轻叩击数十次,但用力不要过大,防止咬伤舌头。
  牙龈按摩法:这可增加牙龈组织血液循环,提高牙周组织对外界损伤的抵抗力,减少牙周疾病的发生。具体方法:漱口后将干净的右手食指置于牙龈黏膜上,由牙根向牙作上下和沿牙龈水平作前后方向的揉按,依次按摩上下、左右的内外侧牙齿约数分钟。也可用牙刷按摩牙齿,下牙从下往上刷,上牙从上往下刷,每颗牙齿都要刷到。
  咀嚼口香糖:这也可对牙齿起到保健作用。一方面咀嚼口腔糖可以对口腔进行机械的清洁,另一方面咀嚼运动可使唾液分泌增加,加强口腔组织的代澍,使食物残渣、细菌、脱落上皮细胞等得以及时清除,减少菌斑的形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