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妈妈”最佳饮食方案
(2013-04-27 09:00:53)
标签:
十月怀胎育儿糖妈妈饮食方案食谱 |
分类: 十月怀胎 |
“糖妈妈”最佳饮食方案
文/胡旭明(营养师) 编辑/雯雯
在孕18周至24周间,孕妈妈需接受糖筛查或糖耐量测试。如被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应先进行饮食调整。饮食控制是治疗妊娠糖尿病的基础,效果不理想者需加药物(胰岛素)治疗,同时严格监测血糖,避免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大多妊娠期糖尿病会不治而愈,90%的产妇分娩后血糖可恢复正常。但妊娠合并糖尿病属于高危妊娠,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比正常妊娠高,对孕妈妈和胎宝贝的健康都很不利:
1.虽然糖尿病本身不会导致胎宝贝“巨大化”,但由于孕妈妈体内难以产生足够的胰岛素使血糖水平保持正常,血糖就会通过胎盘源源不断地供应给胎儿,造成胎儿的过度生长。巨大儿(4千克以上的新生儿)的分娩往往会增加难产率和产伤率,宝贝出生后,由于来自母体的血糖供应中断,但其本身体内制造的胰岛素仍持续作用,因此比较容易出现新生儿低血糖和电解质不平衡的现象。
2.妊娠合并糖尿病引起胎儿畸形,畸形率是正常孕妇所生宝贝的3倍。这种畸形的产生主要与孕早期的高血糖、酮症酸中毒等有关,还会引起胎儿早产、成熟较晚,甚至患上呼吸紧迫综合征等。
3.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妈妈的危害也很大,如果血糖控制得不好,会引起流产,流产率高达30%,还会引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比正常孕妇高3~5倍)、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情况,会加大胎儿的死胎、死产率。
4.根据追踪调查统计,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在20年后有一半以上会发展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特别是那些体重过重的孕妇。
“糖妈妈”饮食9原则
虽说妊娠合并糖尿病危害多多,但“糖妈妈”也不必过于担惊受怕。特别是那些妊娠期间新发现糖耐量异常的“糖妈妈”,通过执行饮食控制措施,一般都可以将血糖控制得比较好。
一、 适时增加总热量。
妊娠早期不需要特别增加热量,中、后期必须依照孕前所需的热量,再增加200千卡/天。热量的增减可根据孕期体重变化来调整。孕早期体重增加不明显。从中后期开始,体重增加较快,肥胖者每周增重以0.3千克为宜,消瘦者为0.5千克,体重正常者为0.4千克。整个妊娠过程中,体重增长最好控制在12.5公斤以内,一般不能超过15公斤以上。为确保母体的健康及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孕妇在孕期必须经常注意测量自己的体重。
二、增加餐次。
三、正确选择主食。
有的孕妇担心血糖高,就减少饭量,甚至以不吃饭来控制血糖,这是不明智的。米饭等谷类,即人们常说的主食,主要是为机体提供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机体热量的重要来源,对维持脂肪、蛋白质等物质的代谢正常,避免酮体产生,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等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尽量选择纤维含量较高的未精制主食,或者粗细粮搭配,可更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如以糙米饭或五谷饭取代白米饭,选用全麦谷类面包或馒头等。
四、按时增加蛋白质营养。
蛋白质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因此,妊娠期间补充蛋白质尤其必要,并且优质蛋白质应占三分之一以上。蛋、奶、肉类、鱼类、豆类及其制品都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妊娠早期比孕前每日应增加的蛋白质为5克,中、后期各为15克、20克。大概的饮食建议为,在早期增加一次奶类,中、后期再增加1~2份以上的蛋、肉或豆类,就可以达到增加蛋白质的要求了。
五、注意烹调用油。
六、多摄取纤维素食物。
七、进餐要定时定量定点。
八、少吃含糖饮料及甜食。
九、增加酸味食物降血糖。
酸味食品可刺激胃液分泌,提高消化酶的作用,改善孕期内分泌变化带来的食欲下降,同时提高钙、铁以及维生素C的吸收率。美国一项研究发现,酸味食物能使餐后血糖下降,使胰岛素敏感性增高34%。孕妈妈宜选番茄、杨梅、石榴、绿苹果等新鲜果蔬,需要提醒的是,有些酸味水果含糖量也很高,要注意区分。另外,不要吃人工腌制的酸菜、醋制品,它们虽然味道也是酸的,但养分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腌菜中的亚硝酸盐属致癌物,对母胎双方皆不利。
玉竹炒藕片
制作方法:
1.玉竹洗净,去根须,切段,焯熟,沥干;莲藕洗净,切片,焯水;胡萝卜去皮,切片。
2.锅上火放油烧热,倒入藕片、玉竹段、胡萝卜片炒至断生,加精盐、姜汁、胡椒粉翻炒均匀,加味精即可装盘。
营养分析:
莲藕健脾开胃、益血生肌、止泻;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两者同烹,适用于各型糖尿病孕妇常食。
制作方法:
1. 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滚刀块。
2. 炒锅烧热,加植物油适量,烧至六成热时,将山药块放入,炸至起皮呈黄色捞出,沥油。
3. 炒锅控净油,加醋及糖水,烧开后再倒入山药块,用面粉80克(面粉50克加水)使汁收浓,裹匀山药块,即成。
营养分析:
山药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还能预防心血疾病,有延年益寿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