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十月怀胎育儿尿频糖妈妈 |
孕期尿频留意变“糖妈妈”
文/方燕(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产科主治医师)编辑/英华
病例1
王某,女,26岁,怀孕25周时出现尿频,到医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通过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并定期监测血糖后,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尿频明显改善并顺利分娩一健康的宝宝。
病例2
李某,女,25岁,怀孕38周时出现尿频,到医院就诊,通过测血糖及尿常规等检查均未见异常,考虑为孕晚期生理性尿频,未做特殊处理,患者自然分娩,待分娩后尿频自然缓解。
孕期尿频是孕妈妈们最容易出现的症状,这是因为逐渐增大的子宫和胎头挤压到膀胱,而产生尿意,进而发展为尿频。但是,孕妈妈尿频一定要留意妊娠期糖尿病!
孕期尿频的原因
膀胱位于子宫的前方,怀孕3个月时,子宫增大,从骨盆腔出来,可以在耻骨联合上方触及到增大的子宫。因子宫的增大造成盆腔器官相对位置变化,导致膀胱压力增加,容量减少,即便只有很少的尿液也会产生尿意,引起尿频。一般到孕期第4个月,子宫开始从盆腔向上移位到腹腔中,膀胱所受压力减轻,尿频现象可减缓。
进入怀孕后期,在孕38周左右,胎头下降入骨盆,又可以压迫膀胱,出现尿频症状。白天,孕妈妈站立或坐位,增大的子宫压迫腹腔内的大血管,使下肢静脉回流障碍,肾血流减少,白天尿量减少。夜间卧床,减轻了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增加了肾血流量,出现夜尿增加,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尿频的应对办法
生理性尿频
孕期尿频大多属于生理现象,应本着想尿就尿的原则,绝对不可以憋尿。
应对方法:
1.合理饮水,一般每隔2小时饮水一次,每日6~8次,每次200毫升左右,但临睡前1~2小时内最好不要喝水。
2.少吃利尿食物和中药,如西瓜,玉米须等,尤其晚餐和临睡前更应避免。
3.有些可能是精神性尿频,如精神紧张,放松心情为最佳解决办法。
4.在医生指导下多做缩肛运动,增强骨盆肌肉力量,以控制排尿,预防压力性尿失禁。
病理性尿频
病理性尿频与生理性尿频迥然不同,如小便次数增多同时伴有尿急、尿痛、发热、腰痛等症状,总有尿不干净的感觉,应疑为尿路感染。有多尿且容易口渴、多饮、多食,要排除是否是妊娠期糖尿病。
应对办法:保持外阴部清洁、避免仰卧,多侧卧。患泌尿系感染或糖尿病等疾病要积极治疗,不可延误。
临床上较常见的为妊娠期糖尿病引起的尿频。“糖妈妈”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糖,必要时需要应用胰岛素治疗。
“糖妈妈”诊断标准
2010年国际妊娠与糖尿病研究组织制定了新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新界值为空腹血糖5.1mmol/l,75g糖耐量试验定为服糖后1小时血糖10.0
mmol/l,2小时血糖8.5 mmol/l,血糖值超过上述任一指标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Tips:专家建议孕妈妈在怀孕24~28周之间筛检妊娠期糖尿病。
1. 调整饮食加运动
既能满足孕妈妈及胎儿能量的需要,又能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而且不发生饥饿性酮症。孕妈妈的运动量不宜太大,可采用散步等形式,一般使心率保持在每分钟120次以内,时间一般在20~30分钟。
2.胰岛素治疗
如果孕妈妈依靠饮食调整和运动,仍然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就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控制病情。大约15%的“糖妈妈”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这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最好是内分泌科的医生。
3.密切监测
“糖妈妈”应密切与医师配合,定期做血糖、血压、血脂等相关检查,密切监测胎儿发育情况。
前一篇:孕妇贫血吃大枣没意义?
后一篇:回乳有良方,放心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