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晚上少吃饭,宝宝睡得香

(2012-10-26 10:31:45)
标签:

育儿

宝宝养育

饮食

睡眠

宝宝

分类: 宝宝养育

晚上少吃饭,宝宝睡得香
文/陈佳  指导专家/常克  编辑/英华

 

  对于大多数新手爸妈来说,宝宝的睡眠质量可谓头等大事,睡眠对于小宝宝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在日常门诊工作中,我经常会遇到家长抱怨宝宝睡不好觉,总是翻来覆去睡不踏实,早晨起来口臭,舌苔厚腻。有的宝宝还伴有睡觉时哭闹、出汗多,腹泻或大便干结的症状。事实上,宝宝出现的这些睡眠问题,很可能是因为睡觉前吃得过饱造成的。
  
  早在几千年前,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提出“胃不和,卧不安”。其意思是说肠胃不适会引起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易惊醒等。传统医学认为宝宝体质“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并且在五脏中,宝宝天生三脏不足、两脏有余。通俗来讲就是肺、脾常不足,肾常虚,而心、肝两脏常有余。
  宝宝的消化系统还不成熟,消化能力弱,虽然需要营养物质,但吃得过饱,胃肠负担过重,便可能引起一系列消化道的问题,比如消化不良,肚子胀、肚子疼、腹泻等,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睡眠质量。
  同时,睡前吃得过饱,胃肠就必然要加强消化,装满食物的胃会不断刺激大脑。大脑有兴奋点,宝宝便不会安然入睡,翻来覆去,甚至夜啼。
  爸爸妈妈若能重视宝宝的科学喂养,就可以预防宝宝因为消化不良引起的睡眠不安。我国宋代著名儿科专家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提到“若要小儿安,常须三分饥与寒”这句名言,经过历代的流传和推广证实其的确是宝宝养生保健的真理。

  如何正确把握“三分饥”?
  “三分饥”就是不贪食,不要让孩吃得过饱,以吃七分饱为宜。现在的父母唯恐宝宝吃不饱,只要宝宝喜欢吃什么,就一味地让他吃。更有甚者,在宝宝不愿再吃的时候,仍强迫宝宝进食。他们不知道,宝宝的植物神经对胃肠道功能调节还不成熟,体内虽能分泌一定量的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但3个月以下的婴儿体内淀粉酶活性仍较低,脂肪的代谢又不稳定,胃酸分泌也较成人相对少,不易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
  当然,宝宝新陈代谢旺盛,需要的营养物质相对较多,但胃肠道的负担也较大,消化功能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出现紊乱。若糖类摄食过多,在肠内发酵过盛,过分刺激蠕动就可以引起腹泻。这样,在宝宝进食过多时就容易出现肠功能紊乱而导致腹泻,继而影响睡眠和宝宝生长发育。因此,宝宝日常进食量只要能满足代谢需要,“带三分饥”还是有好处的。明代儿科名医万全在《育婴家秘》也提到“育婴家秘无多术,要受三分饥与寒”。
  除了三分饥与寒,我们的祖先还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养护宝宝的真诀。如南宋陈文中《陈氏小儿病源方论》首先提出正确的乳食法:“吃热,吃软,吃少,则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则生病。”这种喂养宝宝的方法直到今天人们还在遵循。
 
  许多新手爸妈又会遇到这样的烦恼,宝宝吃得少,怕他饿着,吃得多,怕他撑着,继而生病。到底怎样才能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呢?


  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的4条金标准
  1. 体重增长:如果宝宝的体重呈规律性增长,足月新生儿体重第1个月每天增长25克或体重的1%以上,1个月时增加720~750克,第2个月增加600克。体重增长正常,说明宝宝摄入的食物可以满足生长需求,不必担心吃不饱的问题。
  2. 满足感:宝宝一旦吃饱,就不会多吃。妈妈可以留意一下,每次哺乳后,吃饱的宝宝会放松奶头,有一种满足感,对妈妈笑,或马上安静地睡觉,直到下次吃奶之前才会有饥饿性哭闹。如果吃奶后宝宝还在哭,或咬着奶头不放,或睡一会儿就醒,就说明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3. 排泄正常:吃饱的宝宝每天排尿在8~9次,至少尿湿6块以上尿布;大便4~5次,呈金黄色稠便。如果宝宝尿量不多,大便少,呈绿色稀便,则说明没有吃饱。
  4. 精神状态良好:睡醒时,宝宝精神愉快,反应灵敏,眼睛明亮。


  避免宝宝吃得过饱3个小窍门
  1.给宝宝吃的量要小于你想象的量,如果宝宝吃完不够的话,让他自己再向你要。
  2.当宝宝开始不专心吃饭,或说“不要”的时候,应该拿走食物,不要强迫宝宝多吃。
  3.让宝宝慢慢进食,这有助于提高对饥饿的忍耐性和食欲的敏感性,并可以调节进食量。


    判断宝宝积食的4大症状:
  1.宝宝睡眠不好,身体不停翻动,有些还会磨牙。
  2.宝宝食欲明显不如从前,且经常哭闹或经常说肚子痛、肚子不舒服。
  3.宝宝舌苔开始厚腻,嘴里有异味、口臭。
  4. 宝宝大便干结或粘腻不爽,味道酸臭。


  解决宝宝积食的2大妙招
  推拿消食:
  宝宝推拿消食的效果非常好,且安全无副作用,对宝宝身体没有伤害。家长可以给宝宝进行积食推拿,帮助消食、清热。
  1.退六腑:沿宝宝双上肢尺侧(手心向前,身体内侧)从肘关节向腕关节推,每分钟推150~200次。力度以宝宝皮肤发红为宜。
  2.泻大肠:沿宝宝的食指,从虎口方位向指尖推,每分钟推150~200次。
    3.清天河水:沿宝宝双上肢正中线(即手心一面的胳膊中间部位),从腕关节向肘关节推,每分钟150~200次。
  专家提醒:清天河水有很好的退热安神作用,如果宝宝因为食积发热,可以三种推法合用。即使不会推拿,腹胀时候给宝宝顺时针揉揉肚子,也会有很好的消食作用。
 
 食疗消食:
  针对宝宝容易消化不良的问题,家庭除常备健胃消食片、大山楂丸、四磨汤等健脾促消化的药物外,还需要学会简单的食疗方法。
  1.白萝卜排骨汤:白萝卜能理气消积,清热化痰,是最佳的食疗食物。从西医角度讲,萝卜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进饮食,帮助消化,又含有多糖化酶,可以分解食物中的淀粉等成分,容易被人体充分吸收。
  2.陈皮煲汤:陈皮理气开胃、燥湿化痰,是治疗脾胃病的良药。陈皮可以煮水喝,也可以当做配料放在煲的汤里,这也是健胃消食的良汤。
  3.山楂麦芽茶:山楂味酸能消肉积,可增加胃中酶类,促进脂肪食物的消化。可以取15克山楂加上20克麦芽煮水当茶喝。这道茶口感非常好,可以当饮料,还可以消食导滞,可以给宝宝长期饮用。
  
    当然,对宝宝饮食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晚饭时间一定要具有规律性,最好定在晚上6点之前。如果食用粥、面等固体食物最好在宝宝临睡前3小时吃,睡前1小时再喝一点奶。随着宝宝年龄增大,夜间可以不再进食,让身体各个器官得到全面放松,这样既不会给胃造成负担,又能保证宝宝睡得更加香甜、安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