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胎位不正矫正方法分娩准备育儿 |
分类: 十月怀胎 |
矫正胎位不正的运动
怀孕初期,胎儿在宽阔的羊水空间里,自由自在地游动。但是随着预产期的临近,胎儿一天天地长大,子宫腔被占满。许多妈妈也多了一份担心:分娩前活动力强的胎儿是否能调整好胎位,和妈妈一起迎接分娩的挑战。
在妇产科门诊里,经常听到孕妈妈担心地询问医生:“我的宝宝怎么会胎位不正?”“如果胎位不正是不是需要剖宫产?”“能否通过运动矫正胎位?”……不要担心,妇产科主治医生苏鸿文来教您。
什么是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一般指妊振30周后,胎儿在子宫体内的位置异常,较长见于腹壁松弛的孕妇和经产妇。通常,医学上称枕前位为正常胎位,胎儿背朝前胸面向后,两手交叉于胸前,两腿盘曲,头俯曲,枕部最低。而胎位不正包括臀位、横位、枕后位、颜面位、额位等。以臀位多见,而横位危害母婴最剧。由于胎位异常将给分娩带来程度不同的困难和危险,故应早期纠正胎位,这样对难产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胎位不正在不同的怀孕周数有不同的发生率。在怀孕五个月时,约有33%的胎儿是属于胎位不正的;而在八个月时,胎位不正的发生率下降至8.8%;到了怀孕九个月时,只有5%左右的孕妇被诊断为胎位不正。这表示,在怀孕中期发现胎位不正的胎儿,大多会在足月时转变成为正常的胎位。
通常,在孕7个月前发现的胎位不正,只要加强观察即可。因为在妊娠30周前,胎儿相对子宫来说还小,而且母亲宫内羊水较多,胎儿有活动的余地,会自行纠正胎位,在孕30周后大多能自然转为“头位”。然而一般而言,若在妊娠30~34周还是胎位不正时,就需要矫正了。
胎位不正的原因
之所以会出现胎位不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胎儿在宫腔内活动空间过大,比如产妇腹壁松弛、羊水过多或胎儿较小等,使胎儿在宫腔内活动过于自由。
矫正胎位的运动
在孕期,胎位不正不会对母儿带来不良影响,但它是造成难产的常见因素之一。不过现代医学完全有办法进行处理。下面来介绍两种矫正胎位的运动。
Type1自行调整的膝胸卧式运动
一般医生会建议怀孕32周的孕妈妈,试试“膝胸卧式运动”来矫正胎位不正。运动前,孕妈妈先放松肢体,以跪伏的姿态,双膝着地,头侧向一边,双手伏贴于脸部两侧,让胸与肩尽量贴紧地面,臀部尽量翘高,两腿与地面呈直角。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穿着运动服,地上铺上瑜伽垫,站立其上。
步骤2采蹲下姿势。
步骤3俯卧地上,双腿分开与肩同宽。
步骤4胸部贴近地板,双膝弯曲,臀部抬高,进行时避免腹部受到压力。
小叮咛
对于此项运动,通常医院会建议孕妈妈早晚各做一次,每次做五到十分钟,只要觉得疲累,就躺下休息。他进一步补充,孕妈妈可以根据自己的作息习惯与体能调整时间及次数,重点是避免饭后做运动,而且运动后要注意胎动的情形。
膝胸卧式运动Q&A
Q“膝胸卧式运动”容易造成胎儿脐带绕颈的现象?
A苏鸿文医生表示,目前未出现相关的报告,事实上胎儿经常在羊水里活动,当活动得太过激烈、脐带太长或是羊水太多,脐带绕颈出现的可能性也就增加,而多数的宝宝在出生时,都会有脐带缠绕颈部、身体的状况,只要不是缠得太紧就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Q趁着胎动时,做膝胸卧式运动,比较可以矫正胎位,是真的吗?
A苏鸿文医生表示,虽无实证,但从逻辑推理来说的确合理。胎儿在晚上比较容易进行翻身、挥动手脚等较大的活动,特别在妈妈吃完晚饭后,体内血糖浓度逐渐升高,再加上晚上比较安静,孕妈妈更能感受到胎动的变化。所以有研究显示夜晚是胎动最剧烈的时刻,在胎儿最活跃的时候,做膝胸卧式运动,确实有增加胎位转正的可能。
Type2以外力施行的人工外转胎位法
除了膝胸卧式运动外,还有哪些矫正方式?苏鸿文医生说,还有一种人工外转胎位法,通常在怀孕后32到34周施行。苏鸿文医生表示,至于施行的时间说法众家纷纭,有些专家认为在36周后施行,做完后立刻进行催生,可以减低胎儿的风险;有些专家主张于34周左右施行,让产妇先回家休息,等到产兆出现时,再到产房报到。至于想通过此方式矫正胎位的孕妈妈要到医院听医生的指示。
自然产过程要密切监控
整体而言,人工外转胎位法通常出现在剖宫产不太盛行的国家,或是坚持自然分娩的孕妈妈身上。过程中,有经验的医护人员会先以超声波检查胎儿的健康,并且以安胎针松弛孕妈妈的子宫,接着进行大范围的旋转肚皮转位术,把胎儿慢慢地转成正常的胎位,整个过程都必须密切地监视胎儿的健康状况。
最后苏鸿文医生表示,多数的胎位不正都有自动转正的状况,但也有胎位始终正常,却在生产前一刻却突然不正的状况。重点在于每个孕妈妈都要定期产检,多与医生沟通,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生产方式,相信每个孕妈妈都能生下一个健康的小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