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教育理论4位主打人物之三------维果斯基
(2010-12-06 18:46:51)
标签:
维果斯基社会文化理论教育 |
分类: 早教先知 |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sociocultural theory
潜在的发展区域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the range of potential each child has for learning, with that learning being shaped by the social environment in which it takes place)
支架理论 Scaffolding
著作:Scaffolding children's learning:vygotsky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第一章主要介绍维果斯基的生平。
第二章阐述了维果斯基关于幼儿教育的发展取向,其主要观点包括:第一,人是他所在的社会和文化世界的产物,若想以此来了解儿童,就必须先了解他们在其中发展的文化、社会。以及社会情境。幼儿文化发展的任何功能都出现了两次或两个层面的差异。一个出现在社会的层面。另一个出现在心理的层面。第二,语言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语言是我们最原始的沟通及与别人心智互动的途径,语言是介于社会文化世界与个人心智功能之间的重要桥梁,因此他把语言获得看成是孩子心智发展上最重要的里程碑。第三,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这种假设的、动力的区域就是个体学习和发展产生的地方。第四,私语是幼儿自我规范的重要指导。儿童私语的最初目的并不是用来跟别人沟通,而是为了自我规范的目的和自己沟通,或是引导自己的思考过程、行动。
第三章介绍了维果斯基的游戏理论。维果斯基认为。想象游戏对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重大的作用。“在游戏中,孩子总是表现出超越他的一般年龄,超越他的每日行动:在游戏中儿童似乎比自己高出一个头。”为此,成人要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发展环境,选择合适的时机介入孩子的游戏,以不同的距离策略鹰架儿童的学习。
第四章介绍了维果斯基关于严重行为问题的儿童研究。维果斯基认为,缺陷儿童与正常儿童一样是按照定则来发展的。他们在某些方面有弱点,但在其他方面也有补偿的优点,我们的眼光应该放在儿童的优点上。比如,有些缺陷儿童虽然不能运用口语来和他人交流,但是他们能用手语来表达、规范自己的行为,这种手语可以刺激其语言与认知双方面的发展。
第五章介绍了维果斯基的理论和其他主要理论观点的关系。维果斯基认为,学习引导发展,“在孩子的发展中。模仿与教导扮演重要的角色,它们带出人类心智品质特殊的地方,并引导孩子到一个新的发展层次。指导只有在它超越发展之前才是最好的,然后它可以唤起并提及那些正在成熟过程中的,也就是存在最近发展区内的功能。”他还提倡积极的孩子和积极环境的合作互动。发展是环境中经验的结果,孩子会在心智中转换他们的经验:个人发展的步调可以受到社会周围环境的影响。维果斯基的这一观点与皮亚杰的观点是互补的。
第六章具体阐述了维果斯基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理论在实务中的应用首先要有活动的场地,因实际情况来定团体教学的形式。但维果斯基建议最好的形式是小团体的探索学习。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中幼儿可以自发地互动,会产生沟通和冲突,并协调解决问题。幼儿之间也可以开展合作学习,这样可以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近“更有知识”的同伴,也有机会作为别人的“专家”资源。
第七章是作者对幼儿教育的展望,并指出幼教工作者可以借鉴维果斯基的理论,去寻找更有效的方法,鹰架儿童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