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哈尔滨大桥倾覆事件看法
(2012-09-21 10:10:13)
标签:
杂谈 |
一、对哈尔滨大桥倾覆事件的基本看法
哈尔滨大桥倾覆,很多人不相信是超载,这不是科学态度。
任何大桥都有一定的载重极限,从小的几顿,到大的几百吨不等,不同的桥的承载要求不同,我们在过桥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有警示标志,标明一座桥的承载吨数,如果超过大桥的承载极限,大桥会倒塌,这应该不是问题,相信,这个应该能够达成共识。
搭积木,积木倒了,不是因为积木质量问题,而是重力分配不均应,民间的话说就是栽楞了,倒了。如果积木折了,瘪了,这是积木本身问题,是质量问题。
不同设计风格的大桥,承载能力不同,这是大桥的两个本身属性,出事的哈尔滨大桥,四辆车,载重超过400吨,在一侧行驶,两个客观情况导致大桥的倾覆,看现场照片,以及相关视频,最初的判断应该是,如果没有其他因素,超载导致大桥倾覆。事实上,大桥倒塌的照片显示,桥身确实没有出现问题,是整体的倾覆,与搭积木的情形相似。
此事的最终结论显示也是超载原因,这是一个可以信服的结论,与之前的判断相一致。
二、此事应该用怎样的思路来分析判断?
1、此桥的设计承载力是多少?这个很容易找到,因为设计时,这是必须的一个数字,而且是不可更改的。
2、四辆货车的载重量是多少?这个也容易计算。
3、接下来有两种情况:1)如果货车载重量超过设计承载量的极限,那么大桥倾覆,这是超载问题,没有问题,2)如果货车载重量没有超过设计承载极限,那么大桥理论上不该倾覆,如果倾覆,那么一定是桥的质量问题,可追究相关责任。
4、为什么要这样的思路看问题?任何一件事情发生,都会有多种可能,我们不能将其简化成我们所需要的或者认可的一个情况,这样就会导致真相的缺失。
哈尔滨大桥的处理结果,实际上就是遵循的这个原则:
一、看是超载还是没超载,超载则接下去看导致超载的原因,路政、交警以及其他相关单位为责任人,
三、调查结论:(来源东北网)
事故调查组根据专家组分析意见、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结论,认定该事故为“一起由于车辆严重超载而导致匝道倾覆、车辆翻落至地面,造成人员伤亡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事故发生后,哈尔滨市政府组成事故调查组,并聘请专家对事故进行分析认定。据专家组分析认定,匝道倾覆是由于车辆超载造成;群力高架桥事发段现场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倾覆匝道的混凝土和盖梁主筋经测试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经过调查取证,调查组认定了事故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决定将肇事车辆相关人员移送哈尔滨市公安交管部门依法处理;将双城市交警大队兰陵中队和新兴中队以及哈尔滨市公路管理处在事故中的责任问题,交由哈尔滨市监察局问责。至于在吉林省德惠市路政段超载货车处罚过程中,没有按规定采取卸载措施的问题,黑龙江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将向吉林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通报情况,并由其依据有关规定调查处理。
四、对于调查结论的解读:
1、
2、
3、
4、
5、
五、对于调查结论的看法:
应该说,这个调查结论并不完善,缺失很多内容,当然也会从中发现不少问题,尤其是潜台词。
1、
2、
3、
4、作为媒体应该针对问题,提出合理怀疑,而不该凭心认定,不能粗暴认定质量问题,或无理怀疑,有点胡搅蛮缠感觉。这不是成熟媒体的作为。
附:关于大桥的数据(来源凤凰网)
哈尔滨当地组织了十余位交通和桥梁方面的专家到场,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王宗林说,事发时,停在塌桥中段的有3辆大挂车,每辆保守估计120吨到150吨之间,另外,还有一辆距离较远的,损坏程度较轻,约为30吨。“据伤者回忆,3辆大车都靠桥外侧停靠。从现场看,3辆车停靠得比较近,合计将近500吨重量在单侧压着。” 而在设计上,该段桥梁的载重能力为单向50吨,也就是说,单个车道一次通过一辆载重50吨的货车。3车停靠,出现将近500吨重量,相当于超出桥梁承载能力七八倍。“对桥体造成偏载,使得桥整体倾覆下去。”
六、对此事件中其他观点的看法:
1、桥梁中发现裂缝以及水泥袋,借此说明腐败,这是找茬和挑刺,外加上不懂得桥梁建筑科学,属于外行,只能贻笑大方,
2、关于倾覆大桥名称问题,忽视主要矛盾而抓毫无意义且不讲道理对待名称问题,显示了很多媒体和个人的心态。
3、关于其他桥与哈尔滨桥的对比:赵州桥,情况不一样,跑马车和走人的桥没有可比性。卢沟桥,卢沟桥确实可载重400吨,但是一个是承载能力的要求,一个是桥梁结构不同。长江大桥,这是设计要求的不同,道理同卢沟桥,说这些话的同志,发发情绪可以理解,但是用来说理,没有丝毫的逻辑可言,没有价值。
七、一些结论:
1、任何大桥都会倒塌,当载重超过承载极限时,这是科学,这个世界没有不倒的桥。
2、任何事件都有若干可能,而不是只有一个可能,尤其不只有我们主观臆断的那个。
3、猜测,武断没有意义,谩骂更解决不了问题。
4、靠证据说话,以理服人,合理怀疑是必要的。
5、媒体以及媒体人当有点专业精神。
6、政府部门在这个问题上暴露出很多问题,既有程序等问题,也有素质问题。都急需改进,至少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