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奇芍药“金带围”(瘦西湖拾趣12)

(2016-11-29 04:28:46)
标签:

扬州瘦西湖

芍药

金带围

四相簪花

我心想事

杂谈

分类: 萍踪识小

http://s10/mw690/0022QvADzy75cvWCAyde9&690

传奇芍药“金带围”(瘦西湖拾趣12

(我心想事)

芍药是中国传统栽培的名花之一,亦为扬州的地方特色花卉,继市花琼花后,2005年芍药增补为扬州市花。

宋代扬州种花的风气很盛,所谓“负郭多圹土,种花之家,园舍相望”。众花中尤以芍药名噪天下,不仅在于栽培规模令人叹为观止,更在于芍药栽培的历史悠久,据考证汉时长安地区就有栽培,以后盛产芍药的地区常随朝代的变更而变迁,隋唐后是扬州盛产并且极盛于宋。刘颁《芍药谱·序》说:天下名花,洛阳牡丹,广陵芍药,为相牟埒”,《本草》载:芍药……处处有之,扬州为上另据周文华《汝南圃史》称述扬州之芍药冠天下”,陈淏子《花镜》中也认为芍药推广陵者为天下最”,广陵就是扬州,可见扬州的芍药名气久远。

当时在众多爱花者的培育下芍药名品迭出,“名品相压,故者未厌而新者已盛”。“金带围”就是当时出类拔萃的名贵品种。

“金带围”也称“金腰带”。 宋代陈师道在《后山谈丛》说:“花之名天下者,洛阳牡丹、广陵芍药耳。红叶而黄腰,号金带围,而无种,有时而出,则城中当有宰相。” 清代赵翼有《寿全惕庄鹾健六十》诗曰:“玉杯香浥蔷薇露,金带围开芍药枝。”
  芍药花中的金带围,是种非常罕见的花,不同于一般的芍药。史书近千年内记载只开过6次。它的花形、花色尤为特别。它的花朵分为两层,上下为红色,中间有一圈黄蕊,正常的花蕊在花朵的中间,金带围除了正常的花蕊外,在上下层之间还有一圈“花蕊”,这种奇特的花朵,形似身穿红色官袍、腰系金色腰带的宋朝官员,因此,当时的人们便称此种芍药为金缠腰后来一般称其为金带围。按当时官制规定,只有宰相才有资格穿红色官袍、系金色腰带,因此,官员们都以能观赏到此花为升官的吉兆。而百姓们则是以讹传讹地传说出现了金带围这种芍药,当地就要出宰相了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北宋年间,韩琦因与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推行“新政”被贬出京城,出知扬州做太守。一个春天,扬州禅智寺的芍药圃中,忽有一株芍药一个枝头上开了四朵大花,花瓣深红,腰有金线,这便是叫金带围的芍药了。这种芍药从所未有,极是珍异下属禀报上去,韩琦驾临观赏,十分喜欢,见花有四朵,便想再请三位客人,一同赏花。那时扬州有两位出名人物,一是王珪以大理评事为扬州通判,一是王安石以大理评事任淮南判官,都是大有才华见识之人。韩琦心想,花有四朵,人只有三个,未免美中不足,另外请一个人罢,请了一位,联系后说身体有恙来不了,而名望配不上。韩琦正在踌躇,忽有一人来拜,却是一位路过扬州的朝官太傅陈升之,也是一位大名士。韩琦大喜,次日在这芍药圃前大宴,酒酣之时,将四朵金带围摘了下来,每人官帽上簪了一朵。这故事叫做四相簪花传奇的是这以后簪花的四人先后都做了宰相。

如今瘦西湖公园里,在“观芍亭”周围芍药最多,暮春季节,大朵的花儿引得游人流连忘返。为了再现“四相簪花”的盛景,在万花园里,建了“簪花亭”,在遍地芍药花丛中,还建了“四相簪花”的雕塑,让游人再来重温这个有趣的故事。现在,随着民间芍药的广泛栽培,据报载寻常百姓家里时有“金带围”出现,以至于见怪不怪。

四相簪花的传说让芍药沾满了吉祥富贵之气,而金带围”行踪不定的踪迹,使芍药又罩上重重迷幻色彩。以至于金带围多少年来,一直是扬州地方文化史上一个传奇故事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http://s13/mw690/0022QvADzy76KcYTwsc5c&690

http://s2/mw690/0022QvADzy76Kd8IKid21&690

http://s6/mw690/0022QvADzy76KdgMUF73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