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米有多长》教学反思

(2014-11-27 11:44:16)

      在这节课中我尽量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自主去观察、操作、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这样设计并实施数学教学活动:

     一:引入环节,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

     前面刚刚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那试试用我们手中的直尺来测量我们的黑板,学生迟疑了,我询问:怎么了?(太不方便了,太小了,太短了),那怎么办呢?(用长一点的尺子),为学习1米做好了铺垫

     二、情境创设,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学习新知

     1、播放小棒摆的动画,让学生说说你看明白了什么?(100根合起来是1米),1根1厘米,100根几厘米(100厘米),引出100厘米=1米;

     2、直观感觉1米有多长:拿出米尺,学生观察,并和上一节课用过的直尺比较;

     估计1米大概从地面到老师身体哪个部位,同学们的呢?估计完后实际测量;伸开双臂,看看1米有多长;双腿叉开,看叉到什么程度是1米;前后站成一排,多少人有1米;

    三、巩固练习,加深1米的印象并实际应用

     1、说说教室里的哪些物体大约长1米,孩子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有说桌子的,有说窗台的……,有些孩子说的比较准确,有的说的比较模糊,在语言表达方面,还需要慢慢培养说话的条理性,让学生进行观察,孩子们在相像、观察、比较中逐渐修正自己的认识,建立起1米的认识;

      2、你说我答,门高约2( ),学生填单位,刚开始,有个别同学填错,慢慢练,学生全部都能答正确,所以在做练习时,学生完成的很快,这节课效率较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