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庸与随遇而安

(2024-01-07 11:58:32)

中庸之道,我们华夏族人其实人人都知道,即任何事情都要适度而不宜过度。既然要适度而不宜过度,那就需要一个标准来衡量。显然这个标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即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标准。这样一来中庸之道的可执行度其实是值得怀疑的,即执行起来或判断起来其实是很难的。

 

那古人是如何遵随中庸之道的呢?仔细想来古人应该是以随遇而安来践行中庸之道的,即努力去做,结果是什么就是什么,欣然接受。不去强求结果一定是什么或一定与自己的愿望或期望的结果相符。

 

这,其实也就与无为而无不为这个逻辑相符了,即不强为或不强求,那么一切的结果都是好的结果,那么所有的结果都是我们想要的;也即所有的结果都是我们想得到的,我们得到了我们想要的一切,即无不为。

 

假定一切的结果都是我们想要的,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烦忧、担心、贪心、怨悔或痛苦呢?这个世界俨然就是一个美好无比的世界。而我们的心也永远充满着浪漫而美妙的情怀。

 

同别人的攀比其实左右了我们自己内心的标准,即把别人的成就当作自己的标准。而无数的别人有着无数的不断变化着的成就,这样一来我们的内心就会有着无数的不断变化着的标准,这个无数的不断变化着的标准让我们总感觉我们得到的并不是我们最终想要的。这就是我们烦忧的最终的源由,

 

随遇而安则摒弃了其他所有的标准,而只留下一个标准:即得到的就是最好的,也是我们最终想要的。其他的都是与我们无关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数的由来
后一篇:宇宙的源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