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作狂是怎么形成的

(2011-04-07 17:23:56)
标签:

健康

如果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80%甚至90%以上都被工作占据,对于其他生活,比如情感、爱好、爱心与社会责任(组织化的爱心也是工作,有自我利益动机的社会责任也是工作)等等他她感觉分身乏力,那就应该算是典型的工作狂了。

转型社会的激烈竞争似乎是工作狂最无奈的理由;从小耳濡目染的事业心教育(尤其是男人)似乎是工作狂最体面的说辞;家庭的经济负担和责任似乎是工作狂最理直气壮的借口、、、、、、但工作狂状态其实是一种很严重的心理问题,轻者没有或失去自己的感情生活,或对情感对象总是充满歉疚之心,他们在关系里找到的只有利益;重者内心有深刻的孤独寂寞感,或患有各种严重的身心疾病甚至突然死亡,典型的如我们的媒体过去报道和讴歌过的那些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人。

工作狂的成因表面上是外在的缘由,但本质上却是来自个体内心的因素,根据我的研究大致总结两点:一是工作狂者内心对自己价值的不肯定;二是工作狂者有感情上的缺陷。

 

首先,在内心不能肯定自我价值的工作狂即使在外人看来已经取得了令人羡慕赞叹的成就,但他们只是在成功的那一刻有些许满足感,过后他们就重陷自卑的泥潭,为了拯救自己,他们必须用下一轮的成功来证明自己,这样他们就永远在追逐成功与成就中无休止地被工作套牢,这就是传统儒家教育普遍塑造的中国人的成就动机。以成就动机生活的人无法分出精力过一个完整的生活,所以“常回家看看”父母这个最基本的人伦义务成了需要呼吁的问题,常“陪陪孩子”这个最基本的为人父母的责任成了需要特意实现的难题。我们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但生活的目的不是为了工作,当工作狂们把工作和生活的位置弄颠倒时,生活就成了工作这一件事。

其次,在感情上有缺陷的人因为在情感生活中总是不能得到满足,就把精力全部转移到工作上。在我们的成长教育中由于过多地重视智商的发展,而忽视情商的培养,导致不善于表达感情,没有爱的能力,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不是占有控制就是依赖或是逃避,这使我们的感情生活充满挫折,对情感的失望使工作狂们认为只有工作才会忠于他们的付出,因此工作成了他们的情人,成了他们情感的寄托。

工作狂们要解决自己的问题,就不能再躲在工作里寻找慰藉。应该认识到我们生活的痛苦和不如意不是来自于别人,是自我心理和个性上的东西阻碍我们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只有深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来一次心理上的革命,才是走出工作狂这条单一狭窄的生活之路,拥抱一个完整的幸福生活的根本办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