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婚姻中双方都要不断成长(猫扑网的访谈)

(2011-04-07 14:56:28)
标签:

情感

婚姻

主持人:各位猫扑的网友下午好,欢迎来到猫扑访谈室。今天我们网上大讲堂的主题是社会关注的“80后”婚姻。今天来到大讲堂的专家是北京会明成长咨询中心的肖慧明老师.

肖慧明:大家好。

主持人:现在说“闪婚”是很流行的词,因为它大都发生在“80后”的身上。不知道您经常研究婚姻情感有没有注意这个现象。“80后”有比例高的闪电结婚和离婚。


肖慧明:我没太关注“闪婚”“闪离”问题。但工作中我们接触过,接待过一些年轻人的婚姻变故.


肖慧明:“80后”离婚的原因,当我接到这个题目后与3个同事讨论过,特别有意思的是,三个人一个是“80后”的,一个是五十年代的人,还有一个是七十年代的。他们有三种看法,我觉得不管是“80后”的还是说所有的,离婚的原因,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角度上有不同的答案。 “80后”的同事说,这种现象是主要是我们这一代人非常的自我,不像五、六十年代的人背负婚姻的枷锁,哪怕不幸福也不愿意打碎它,我们把婚姻看成是自己的事,与别人没有太大关系。60后同事很显然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传统观点,说这一代的孩子责任心不强,把婚姻完全看成自己的,其实也是作为社会的细胞,也是有社会责任的。前两者的观点如果说五十年代的婚姻更多的是被责任束缚,而现在的 “80后”婚姻可能就是有点矫枉过正了,五六十年代人因为责任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有的因为父母,孩子,别人怎么看,社会怎么看,脸面问题,所以他们不轻易离婚,但是不轻易离婚也并不是多高尚的事情,很多人到了老了,孩子上大学才离婚了,一辈子就过去了。“80后”这一代他们一点不在意别人的看法。而这个70后的同事他说的一个观点是,并不是说“80后”不负责任,他们也想负责任,只是不知道怎么负责任。他们如果不想负责任可以不结婚。现在的社会现象就是说同居、试婚,一夜情没有拘束的也可以不负责任的。既然是不负责任的人可以不结婚,可以随随便便的,我为什么要结婚?一旦步入婚姻后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想负责任又负不了,就开始逃避责任。


主持人:您认同“80后”婚姻之所以“闪离”是责任心不强? “闪离”是这些人自我为中心?


肖慧明: “80后”的人认为,他们的婚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不认为是自我中心,而是认为婚姻就是自己的事,跟别人无关。


主持人:自己觉得不合适就不理别人怎么说,你认同他的观点吗?是有这样的原因吗,导致婚姻不成功?


肖慧明:这里面有个度的问题。我想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无论你是对婚姻过于负责任,过于考虑别人的感受,还是过于考虑自己的感受,就像你说的自我中心,主要是度的掌握不恰当,实际上都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在这里我觉得就是在婚姻中人们都是需要成长的,很多人步入婚姻的时候心理是不太成熟的,还没有做好经营一个婚姻的准备。像那个七十年代的咨询师说的,“80后”一开始也想负责任的,但成长背景特点决定了他负不了责任。有这样几个原因:这一代物质生活水平高,物质上的满足使很多人心理上延迟满足的能力没有形成,这使他们难以应对婚姻中经济上的挫折。其次,“80后”一般都有好几个长辈围绕这一个孩子的成长,肯定会形成自我为中心的感觉。最后,虽然说物质上能满足,但是还有相应的一部分孩子他们的感情是被忽略的,所以他们一旦步入社会的时候,对感情的渴望使他们很快会步入婚姻。因为这个人对我很好不考虑一个婚姻所需要的东西就急急忙忙结婚了。因为他们从小就没有过选择的机会,比如说从小我要学什么特长班,我从来没选择过,我到青春期了我想要什么发型,穿什么衣服不让你选择,小事情上没选择过,在婚姻这么大的事情上一样没有选择是顺理成章的。很多人步入婚姻的时候内心还是总想依赖的。我觉得到我们那儿很多年轻来访者他们面对婚姻变故也是很痛苦的,但是有些事他们确实不知道怎么负这个责任,怎么选择,怎么决定。成人前他们没有学会一些选择的能力,为自己负责任的能力,为婚姻负责任的能力。尊重爱人,尊重他人的能力,都没有一个很好的练习。


主持人:刚才说的我有点了解。


肖慧明:在婚姻层面、生理层面上两个人都是成年人了,但实际上在心理上,婚姻有三种匹配的方式。如果两个人的心态都是成年人,这个婚姻会很好。双方会尊重自己和配偶的空间,也有在一起的愉快时光。第二种在心理层面是亲子关系,母子型或父女型。我们经常看到妻子说了我的丈夫就像孩子,我一天到晚照顾他,他就知道吃喝玩乐。有的丈夫说我要照顾她,她总那么任性孩子气。最后一种是两个人在心理上都是小孩子,两个孩子这种搭配的婚姻是最不稳固的,就像两个小孩过家家,玩的好就玩,玩的不好就拜拜。这种感觉就是不负责任。


主持人:您刚才说在结婚前就应该有准备,为什么结婚。所谓“闪婚”就是结婚前没有准备。我们在结婚前考虑一些什么?


肖慧明:这是一个婚姻价值观的问题。首先,婚姻当然是男女两性之间的性别吸引力是第一,要看这个人从本能的第一感觉是他吸引我,我吸引她。而一些实际的问题这时还无法考虑。如果婚姻要是有幸福这个是最基本的。但仅仅是最基本的远远不够。还要情感上的,我对这个人能够完全的开放自己,当我孤独的时候我有挫折,有苦闷,都愿意找这个人,我们很谈得来。还有一个就是自己愿意全身心的为对方付出,不仅是自己需要对方,而且也愿意为他付出。这几个是有爱情婚姻的基石。其次,当然还考虑其他的外在的搭配,如年龄、经济、学历等一些外在价值的东西。有些人可能不会很在意这些,但在意的人也有在意的道理。还有一个人的人品,两个人的性格相容性,都是得考虑的。最主要的我觉得还是说两个人都需要在婚姻中逐渐的成熟发展,不仅仅是在婚前,婚前的时候往往很多人考虑的都不会那么成熟的,考虑成熟可能会很少的。你把什么算计到了,到了婚后还会有很多的变化。你既然选择了他,既然是有爱情,以后的东西需要两个人共同的成熟、发展和接纳,婚姻需要学习很多东西。共同的努力,一个是为自己负责,另一个是尊重对方的能力,同时需要发展。这样的婚姻才能幸福。


主持人:跟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相关的,谈恋爱的时间长,是不是恋爱的时间长对婚姻的稳定性更好?


肖慧明:也不是绝对的。


主持人:“闪婚”一定会导致“闪离”?


肖慧明:也不一定,那要看两个人的心理成熟度,有些人谈恋爱谈了很多年,结婚一、二年就离的也有,主要是应了那句话,相爱容易相处难,真正在一起时就不是吸引力的问题,而是相处的艺术。
主持人:除了刚才你讲到的自我为中心,责任心不强。你觉得离婚率高跟社会有没有关系?很多人对自己的物质条件不满,在外界存在好多的诱惑也是导致离婚的原因?


肖慧明:当然了社会是很大的一部分原因,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数人受外在价值观念的影响是比较重的。比如说看重金钱、名利、权势。如果人们对外在的价值过于追求的话,他就不容易看到另一半这个人本身有什么值得欣赏的,值得一起生活一辈子的东西。我觉得现在很多人缺乏来自自己内心的判断,不知道自己选择的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这样一旦遇到一点困难就觉得是很大的问题。如果选择婚姻不是为了他的钱,地位、名望,在这些问题上一旦有一些挫折出现,比如说在经济上,婚姻有很大的一部分是经济的满足,如果经济上暂时有一些不顺,也能看到我们是共同在创造,是有希望的。


主持人:你刚才说的在婚姻中要互相学着成长。两个人应该从哪些方面成长?两个人都有哪些品质是应该具备的?


肖慧明:每个人都觉得我也挺宽容,我也不一定是看重金钱,这些负面的东西大部分人都不承认,都觉得我挺好,他也挺好为什么过不了?就是性格成熟度。我还想从心理学的层面看这个问题。成年人和孩子的区别是成年人能为自己负责任,能够尊重别人。这两句话它包含的含义很深,什么叫为自己负责任?就是你的需要或者是你的欲望,你的愿望,实际上都是你自己的,你对你自己的需要负有责任。并不是说你的婚姻、你的配偶一定要满足你的。我的配偶可以帮我实现我的需要,也可以不帮我。他帮我我会很高兴,他不帮我有他的理由,你若想让他帮你,你就要客气点向他表达你的需要,艺术一点请求他的帮助,而不是指责他或自己生闷气。往往很多人就觉得如果配偶没有做到自己的要求就是他不爱我,有一种感觉自己不重要或被抛弃感。


主持人:就是不能对对方过高的期望或者是太多的依赖性?


肖慧明:对。我举个例子,我有这样一个客人,她觉得结婚后丈夫总是不在家,晚上总不回来陪她。很多新婚妻子有这样的感觉。少部分是丈夫有这样的感觉,觉得妻子的心不在我的身上。丈夫晚回来、喝酒、打牌,怎么工作这么重要,朋友、喝酒都比我重要。我在家这样孤独,就会打电话,打到公司、朋友那,你在哪我不相信,甚至要旁人证明,这个丈夫会非常的苦恼。或者有的妻子就会生闷气,觉得你怎么能不在乎我的感受,我是你的妻子,你既然不爱我为什么要娶我。这种态度不管你是指责抱怨都是不成熟的表现,不是为自己的情感需要负责任的表现。你需要你配偶陪伴是你的需要,不是你配偶的需要。你的丈夫或妻子有加班的需要,有和朋友相处的需要,有其他的需要。你太把自己的需要放大了。两个人的需要只有经过商量、协调才能相互帮助满足。除了小孩有权利要求他们的父母照顾他们,世界上再没有任何关系可以有“应该”的说法。婚姻中的这些看似理直气壮的要求实际上都是成长过程中与父母的心理依赖关系没有了结的一种表现。这样的人是挺多的,在婚姻关系中。


主持人:这个是两个人信任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你刚才说的不成熟。


肖慧明:对。这样的人总是感觉到自己是孤独可怜的,其实他们只是缺乏一些成熟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当你感觉到丈夫、妻子不陪自己的时候,要学会为自己的需要负责?为自己的感情负责?你不能指责对方,对方能做到是他的事,做不到有他的理由,他有他的生活需要。当你的需要和他的需要发生冲突,实际上婚姻发生矛盾就是双方需要的冲突,不是说对方不爱了。如果是不爱了也不会讨论这个,就离了。你得为自己的感情负责,你首先跟他表达一下你的这种经常在外面不回家留我一个人孤独,你首先不能把这个问题放在对方身上。你认识到是自己的需要,可以向配偶表达,你不回来晚上我一个人在家很孤独,甚至很恐惧,有一种被抛弃感。在我们的咨询室让妻子向丈夫这样表达的时候,几乎是每个丈夫都有人情味的。我没想到给你的心里造成的伤害这么大。怎么协调一下。妻子说我要你一星期都陪我。丈夫说我一星期都出去。那两人能否协调3天在家,3天在外,这是需要心平气和商量的,而不是理所当然地以为丈夫应该这么做。这才是成熟的解决办法。不是说指责他。我们很多人往往在婚姻中太欠缺表达自己感觉的能力了。首先觉得自己不满意了先去指责对方,对方还不知道我犯了什么错误,我怎么了你就这样。因为两个人从这样开始,这个交流进行不下去,进行下去也不是有效的。


主持人:而且这个也是很需要耐心的。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很少有耐心讨论这个婚姻的话题,因为从小被宠坏了。从小就是我说了算的那种人。


肖慧明:他不知道别人也是有需要的。自我中心的形成像吃奶的小孩,我想吃奶,我半夜就哭,我也不知道妈妈也需要休息,我不管,我想吃奶我就哭。如果是成年人不考虑对方的需要就像孩子的感觉。


主持人:刚才还提到这个如果婚姻他有责任心。我们的责任心到底应该保持在哪个水平线上。 过度有责任心忽略自己的感受不行,但是完全没有责任心就没有耐心去解决婚姻中出现的问题。那么婚姻中的责任到底是个什么度?


肖慧明:对。就是咱们中国的中庸之道特别伟大,掌握度是成熟的表现。达到也是很漫长的过程。人需要在婚姻中成长。这个度怎么把握?首先,人和人之间有一个边界,你知道你做什么,你不做什么。你配偶应该知道了解你这方面的,你也了解配偶他需要什么,他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样人和人之间有一个边界感,这样才能把握。有些事情是我的责任,我为自己负责。同时有些事情也要“对”对方负责,不是“为”对方负责。如果你的配偶需要你的时候你有责任帮助他,但你没有责任为他负责。像很多婚姻中我刚才说的这种父母和孩子的心里状态的夫妻关系。往往一方比如说丈夫或者是妻子把对方一切的生活都包办了,丈夫的吃穿,甚至工作交友,就像一个大人对待孩子。你为他负责任了。他的很多小的事情是要自己负责的,比如日常事务。往往我们掌握不了什么事情是你需要你自己负责任的,什么东西是你需要别人帮一把的。往往有些时候自己负责任的事自己不负责任,总要别人代替,别人负责过多了,双方没有边界感了,不知道哪些事情是自己做不了的。我们之所以生活在社会中是需要别人帮一把的。有些大事情或者是特殊的事情是需要别人伸一把手的,一个篱笆还三个桩呢!如果这个边界感掌握好就成熟了。


主持人:如果想要婚姻成功,双方都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成熟。谢谢肖老师来到我们的现场。谢谢网友。


肖慧明:再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