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犯“红眼病”该怎么调节?

(2010-12-06 18:01:54)
标签:

杂谈

 网友天上海豚星问:慧明老师, 我也想请教一下,我想出国,但现在没能力也没经济实力出去,可每次看着周围同学朋友能有这样的机会出去有些犯红眼病的感觉,不能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现在该做的事,您说该怎么去调节呢?

 

      回复天上海豚星:你好!看来你对自己犯红眼病有着清醒的觉知,也知道是这个问题导致自己不能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现在该做的事,恭喜你已经跨出了调节自己的第一步。

要调整红眼病现象,就要对红眼病的成因有一个认识和了解。所谓红眼病说白了就是“和别人比较”后而产生的羡慕或嫉妒心理。我们从小在竞争文化下长大,“和别人比较”成为我们不能肯定自己,养成良好心态,让欲望和贪婪我行我素的社会因素;其次,从心理层面看,当我们感觉自己是没有价值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别人的价值才是价值,这时我们就看不到自己曾经梦寐以求而目前已经拥有的,不能珍惜当下活在当下,从而陷入一轮又一轮的向外追逐中,成为命运的奴隶。还记得那个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吗?渔夫的老婆受欲望驱使不断地向命运金鱼要这要那,最后金鱼实在满足不了她的欲望,她绕了一圈又回到最初守着大木盆过日子了。这是那种比较后没有得到的情况;还有一种是比较后得到了梦想中外在的价值但却拥有更大无价值感和失败感的状况,因为在没有得到别人拥有的东西之前,你还可以说“当我得到了就好了”,但当你什么都得到了,你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再用来填补内心的空洞了,那你内心的空洞,就是那个无价值感,或者说那个失败感该怎么办呢?

无价值感或者说失败感是我们内心的一种缺失感受,是一个空洞,它让我们感觉到自己“不行”或者“不好”等等,我们不承认不接受这个不好,这个感觉让我们痛苦难受,我们不愿意面对它,于是我们要证明自己是好的是行的,于是我们在外在的行为上和别人比较,和自己的将来比较,用外在的东西来填补自己心中的空洞,但凡是我们的行动是为了向外界证明我们自己,而不是出于喜欢爱好的自然而然发展壮大时,我们就不可能有成功有价值的感觉,即使有也是一时的,很快又会陷入下一轮焦虑追逐中。

所以要解决红眼病问题,我们要向内观察自己在自己没有得到那个想要的东西时内心是什么感觉,比如无能感、失败感等,比如天上海豚星的“没有能力没有经济实力出国”的痛苦感,找到那个折磨你驱使你的痛苦感觉后,去面对它体验它经验那个痛苦,打开心眼去看那个痛苦了解那个痛苦,直到那个痛苦感觉融化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心力量强大了、强韧了,有一种知足的感觉,知足然后常乐,然后才不再盲目和别人比较,开始脚踏实地过自己的日子。

每一只小鸟都在快乐地飞翔,它们不会羡慕大鹏飞得更高;每一只小鱼都在自由地游泳,它们不会羡慕鲸鱼游得更远、、、、、、

放下“比较心”,接受我们自己本来的样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