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痴人梦话说历史 |
西汉时期以善于辞令而闻名遐迩的高官陆贾,自刘邦创业那天起就伴其左右。天下平定以后,他又奉命并成功地做通了一心想要搞独立的南越王赵佗去掉帝号的思想工作。当时赵佗为了感谢老陆给他指了条明路,就送给了他价值几千金的宝贝与礼品。
在处理南越的问题上,可以说刘、赵双方都满意,但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老陆。他是黑籽儿白籽儿两头吃,想想看,这边儿的刘邦对他大加赞赏,立马封为上大夫,工资也上去了,名利双收;那头儿呢,他和赵佗成了要好的朋友,又多了条路子。而且还收受了赵佗大量的贿赂,比他上一辈子的班儿要好上千百倍。就或许就叫做政治智慧吧。在西汉众多的老臣之中,陆贾之所以能够善终,不仅仅是因为他深谙迂回之道,而且他还懂得永不站在风口浪尖上当挡风板。他跟着老东家刘邦时是这样,陪伴少主也是如此。
少主汉惠帝的时候,吕后摇身一变,成了大当家的,她时刻“欲王诸吕”,又“畏大臣有口者”。真可谓既想吃又怕烫啊!她就是这么矛盾,想提拔自己娘家人为王,又顾忌大臣们背后普议论她越权、目的不纯,尤其是怕那些功高位显的老人儿出面阻止,无奈也只好在暗地里搞厚黑了。其实吕后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咱不说旁人,起码老陆就从内心里不赞成吕后那一套,“陆生自度不能争之,乃病免家居。”但人家吕后是谁?刘邦的遗孀啊,少主的母后,无论如何也不好对着干。最主要的是吕女士的性格及为人,他十分地清楚,你给我个初一,我绝对不能让你看到十五的月亮。老陆也不想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就这样搭上性命,也太不划算了吧。可暗箱操作吧,又人单势孤,更何况人心不古,哪个人能是最可靠的呢,到时候还得吃不了兜着走。
在左右为难的情况下,他选择了一个两全的办法——请病假。人吃五谷杂粮,岂有不生病之理?你爱咋滴咋滴,反正大家大业是你们自己的,肉烂了在锅里。以后若有明白人当家再说呗,如果你吕家的人掺和政事,老陆我也不趟那浑水,眼下又不愁吃喝,在家颐养天年得了。
于是乎,老陆这空饷吃得太名正言顺了。他琢磨着,既然躲就躲个清静。所以,他挑选了一个远离闹市而又土肥地美的地儿,安顿下来。吕后你再怎么折腾,老陆眼不见,心不烦,只管安心“养病”。话又说回来,吕后巴不得这些老臣都在家休养呢。
老陆有五个儿子,他计划着将他们都分出去,自己也彻底潇洒一回,舒舒服服地安度晚年。不过,哪个儿子也该有些安家费吧,怎么办呢?这事儿可难不倒他,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有南越王以前贿赂的宝贝,还愁啥呢?他把那宝贝换了一千金,分给每个儿子二百金。你们哥几个也别整日游手好闲等着啃老,今儿给你等的这些钱,算是专款专用,做为发展生产的资金。
安排好家事,老陆便走亲访友,过起了悠闲自在的生活。他平时出行总是佩带着一把价值百斤黄金的宝剑,且“安车驷马,从歌舞鼓琴瑟侍者十人”,嘿,瞧瞧人家这“养病”的,坐着四匹马拉的豪车不说,还带着十个人的歌舞团,够派头吧?拿着国家的工资不上班,装备齐全地来往于五个儿子的府邸,呵呵,这才叫享受生活呢。
要说老陆呀,那真叫要哪套有哪套,他对儿子们说了,我给你们讲好,虽然是各过各的,但我有权在每一家居住。无论到了你们谁的家里,必须给我的人马好吃好喝好招待,尽你等最大的努力来满足我们的要求。每十天我就换一家,如果哪一天我死在谁家了,那么我身上佩戴的这把宝剑连同车马、随从就一律归谁所有了。你们大可放心,一年之中,我也会去旅游、访友,所以到你们家的次数,一般也不超过两三次,“数见不鲜”,呵呵,常见面就没有新鲜感了。
看来陆贾比现代人想得开呀,既然不上班了,索性就玩个痛快,管他谁是与孰非?他不再去想方设法地搞什么第二职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