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聊斋》里的孝子为救母“自残”

(2013-03-06 21:42:56)
标签:

月色聊《聊斋》

百味聊(十)

我国古代出了很多知名孝子,像子路,闵损、郯子、蔡顺、黄香等,都堪称是为人子女的典范。而且,黄香还被写入了“名人经典录”《三字经》里,“香九龄,能温席”,其中故事足以能够感动中国。他们不是作秀,不是功名成就之后,开着名牌车率众给多年不见的老母亲贺寿——只是为了下那一跪,嵌入记者的镜头。可以说,他们对父母的诚敬之心是不朽的!

              《聊斋》里的孝子为救母“自残”
                                        (图片来自网络,诚谢!)

其实,在蒲老先生的《聊斋》里,也有这么一位令人敬畏的大孝子,他为救母亲于痛苦之中,竟然“自残”。请不要误会,他的自残并非为了追求刺激,也并非因受到外界的重大压力而产生的冲动和绝望之举。别忘了,前提是救母。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有个叫周顺亭的人,特别孝顺。他的母亲大腿上长了一个大疮,都化了脓。由于没有那么好的医疗条件,他的母亲只能在日夜的呻吟中过活。小周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中啊。擦拭、喂药、敷药、按摩,悉心照料,从不怕脏、怕烦,已然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可是,连续几个月下来,小周母亲的病就是没有好转。为此,他感到十分焦虑,心想:该用的办法都用上了,这可如何是好啊?

 

还真应了那句话,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天晚上,小周坐在母亲床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他梦见了已故的父亲,父亲对他说,儿啊,你母亲这个病啊,恐怕哪儿都看不好,就全凭你的孝心了。但也不是一点儿办法没有,她身上的疮,只有用人的肌肉制成膏药,敷在疮口上方能见效。否则,什么药也不管用的,你就别再费那份儿心思了。

 

小周醒来以后,觉得这事儿有点蹊跷。不过,他还是想试一试,他偷偷地用刀把自己肋部的肉割下来了一块儿。也许是救母心切的缘故吧,他居然没感觉到疼痛。但是血流如注,他用准备好的布把伤口包扎好,这才将血止住了。

 

周顺亭把自己的肉熬好制成膏药后,敷在了母亲的疮口上。奇怪的是,他的母亲马上就感觉不那么疼了。母亲非常高兴,问道:“儿子,这是什么药啊,怎么这样神奇?”小周怕母亲担心,就胡乱说了几句,总算应付过去了。

 

很快,小周母亲的疮伤终于好了。小周呢,还是想方设法遮掩着自己的伤口处,哪怕是他的老婆孩子,也不知道这件事。

 

过了一段时间,小周的伤口愈合了,却留下了一大块伤疤。在老婆的再三追问下,他才说出了实情。

 

古时候,医疗条件那么差,像周顺亭那样做——自割肋肉,很有可能会危及到生命。事实上,蒲老先生也不主张 “封骨伤生,君子不贵。”这种极端的做法。月色以为,尤其是青少年因感恩父母,更不能盲目效仿,这是不可取的。但话又说回来,周顺亭的孝心,还真值得后人学习和敬佩。

 

                       《聊斋》里的孝子为救母“自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