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杂谈 |
读史随笔(四十九)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国君,无论是自然死亡的,还是为人所杀的,无外乎 “权”、“仇”二字。可由于一碗鼋(yuan扬声)鱼汤而送命的国君,还是第一次听说,甚至觉得有点可笑。那么这位君王他是谁呢?
穆公二十二年的时候,郑穆公去世,由他的儿子夷继位,就是郑灵公。灵公这个人有性格上的缺陷,说话轻浮,做事不计后果,爱拿别人开涮,此乃政界之大忌。也正是因为他的不讲分寸,才给自己和国家带来了灭顶之灾。
郑灵公元年,楚国派人送来了一个鼋鱼。灵公听了那个人对鼋鱼地介绍后,得知王八有大补的作用,还能提高人的免疫力。他认为这个东西不错,就赶紧吩咐大厨去做。并且他还对在场的几位大臣说,等熟了之后,大家都尝一尝。
与此同时,郑国大夫子家、子公也正要朝见灵公。突然,子公的食指颤动了一下,他便很高兴地对子家说:“嘿嘿,好事来喽!”子家不屑,调侃他总想美事儿,大惊小怪的。子公却眯着一双贪婪的小眼睛说:“不信?你瞧瞧呗,我的食指只要一颤动,肯定就有好东西吃,不知道今天能不能应验。”
两人到了觐见灵公的大殿之后,正好看见大厨把鼋鱼汤端了上来。闻到扑鼻而至的香味,子公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他偷偷地笑着说:“嘻嘻,果然如此!”灵公不知子公为什么笑,问道:“你神秘兮兮的,笑什么呢?不妨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子公得意地把食指颤动的事儿大肆渲染了一番,又眉飞色舞地朝着子家说:“灵吧?哈哈,我怎么说的来着?”灵公听完以后,心想:小样儿,你就得瑟吧你,手指动不动你做主,至于灵不灵呢,嘿嘿,我说了算,等着瞧!此时,他已忘了自己是谁,玩兴大发,下定决心想捉弄一下这个比他还二百五的二百五。
于是,灵公命大厨给群臣各分一鼎羹,待轮到子公的时候,他使了个眼色,意会大厨端给子家。子公见状,心想,这倒好,没自己什么事了。他的脸儿挂不住了,看到别人吃得津津有味,那真可是羡慕嫉妒恨啊!此刻,他全身的血上涌,尴尬地处在原地,不知说什么才好。
这种窘态持续的时间不长,就终于爆发了。子公一咬牙、一跺脚,把手伸进灵公的鼎里,用食指在汤中沾了一下,尝了尝,根本没有理会郑灵公,便扬长而去。
郑灵公当时就呆住了,等他缓过神来,子公已经不见了。他的脸都气青了,勃然大怒。这个子公太放肆了,简直是拿着村长不当干部,本王非杀了你不可!
再说,子公回到家后,心里觉得太憋屈了。他愤愤地自言自语:“想我子公,每天都伴你左右,极尽所能地讨好你,出谋划策,为你分忧,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话说回来,我不就是贪吃、嘴馋了点吗?这有什么错呀?现在你竟然在众同行面前,拿我开涮,羞辱我,太伤子公我的自尊了。这个公道我非向你讨回来不可!”
要不说郑灵公没正行呢,他总喊着等待机会把子公杀掉,可就是混日子似的,迟迟没有动手。子公可就不一样了,他听说灵公为“染指”之事要杀他。他想,我还是跑在灵公的前面先把他干掉再说吧。不久,子公和子家秘密策划,收买了内应,将灵公杀死了。
真是听起来是奇闻,说起来是笑谈。子公为了满足口腹之欲,竟不顾大局,染指于鼎,已经超出了人格和职业道德的底线。而作为一国之君的执行人兼决策人灵公,却为了达到自己极端的快感,捉弄属下,把权力玩弄于鼓掌之间,不惜拿自己的性命和江山社稷做赌注。归根结底,为了一碗鳖汤把自己葬送了,真是千古笑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