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李莲英能从一个草根升为“高管”?

(2011-07-22 10:04:47)
标签:

历史

杂谈

读史随笔(二十一)

为什么李莲英能从一个草根升为“高管”? 

说起李莲英,我想人们不会陌生,他出身卑微,是慈禧太后身边红的发紫的大太监。无论他的生还是他的死,好像都充满了神奇色彩。那么他是如何由一个草根升为“高管”的呢?

 

李莲英是河北省大城县人,据记载其“年九岁入内廷充役使”,但真正由郑亲王送进皇宫当太监时,他的年龄是十三岁,也许那个“九岁”是当了高管之后,为了证明自己的资历深,命人改的假档案吧。

 

这期间相差四年,或许当时郑亲王想让李莲英接受正规的培训后,再送他入宫吧。如此说来,李莲英也算是在亲王府受过高等教育的了,相当于一个大学本科。

 

当然还有另一种说法,李莲英进宫之前是一个做熟皮子工作的硝皮工,人们喊他“皮硝李”。后来他觉得整天和兽皮打交道没有什么前途,于是他开始了进宫的准备工作。他来到了北京,曾先后在京城的一些理发店学习梳头、发型设计等。他很聪明,从南来北往的人身上学到了些许新的发型样式。进宫以后,因头梳得好,深得慈禧的赏识。故有“小篦李”之称(篦子,是梳子的一种,它较为短小,要比梳子的齿儿细的多、密的多,用这种东西特别耗费时力,是个慢细工活儿,需一小绺一小绺的来梳,所以梳理的头发就格外精致、干净、利落)。

 

按学历来讲李莲英或说是自学成才也好,或说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也罢,从以上情况来看,他并非有汗牛充栋的学识,他之所以能从一个草根升为“高管”归根到底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按第一种说法的话,他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从小衣不蔽体、食不裹腹。自从进了亲王府以后,他明白了人与狗之间的区别。狗虽然地位低下,但只要对主子忠诚,知道该咬谁,就能过上所谓的锦衣玉食的生活。

 

二、按第二种说法,他出身卑微,及早混入三教九流之中,看惯了各种人的脸色,深谙社会的复杂性。因此想极力摆脱困境,他不屈服于命运、不相信自己会这样过一辈子,这是超于常人的一股骨子里的狠劲儿。

 

三、攻于心计,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他丢掉了熟悉的工作,重新学习梳理头发的行当。为了脱贫他一心想入宫,不惜自阉当太监,这需要常人难以忍受的勇气。

 

四、能忍气吞声,小不忍,则乱大谋。宫中是个鱼龙虾混杂的地方,“忍”历练了他、也成就了他。刚开始时他只是“梳头房”太监的助理,也就是给人家准备东西、递个梳子什么的。他再乖巧,也难免有时考虑的不周全,挨打、挨骂是少不了的。

 

五、善于从别人身上总结教训,以便自己前途顺利。安德海作为慈禧身边的红人儿,一点都不内敛,他过于张扬,终于在南巡替慈禧置办龙衣之时,被山东巡抚丁宝桢以“违背祖制,擅离京师”的罪名斩于山东。所以,李莲英从安德海身上懂得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总裁和助理之间的关系、员工与助理之间的关系、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等。并从中揣摩人的心理,尤其是上司的脾气、爱好等,他驾驭的是游刃有余。

 

六、心中总是装着一个“度”字。他在上司面前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自己的下属面前和和气气、宽以待人,他深知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道理,所以他把握的“度”,要比中医号脉来得更准。

 

七、和有句话,叫做三十岁之前跟对人,三十岁之后做对事儿,一生无忧矣。李莲英在他的宫廷高升之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看来,学历还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啊,这就是李莲英的“能力”问题了,这正是有专门做事儿的,亦有专门“研究人“的。不然宫中太监无数,为何只有他能从草根升为高管呢?最起码李莲英的综合素质还是很优秀的。尽管他“干预朝政、广植私党”做了不少坏事,但他如此得宠、升迁如此之快、以至于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是与他机灵应对、俯首帖耳地听命于上司的话分不开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