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1年女足世界杯赛已于昨天凌晨在我们的睡梦中落下了帷幕,尽管“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但日本女足点球战胜的消息却不胫而走,丝毫没能阻止世人对足球评议的狂热。由于中国在去年预选赛上被日本淘汰,所以这次无缘世界杯赛或许没有了中国女足的介入,我们的媒体与国民好像都“淡然”了许多。
日本女足的获胜似乎与我们无关,我们也不想长他人的威风,灭自己的士气。可是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排除向他人学习的机会。日本女足以往的默默无闻,不免让人疑虑它的运气,然而泽惠希脚背外侧的弹射一举扳平了比分,堪称技术高超的精彩瞬间。那这个精彩之举说明了什么呢?怎一个“运气”了得?其背后的付出不难想象。
我们的女足也曾有过辉煌,在那一刻,国人眼睛只是盯住了“呱呱”作响的掌声、灿烂夺目的鲜花、光环;但却忘了当自己得意忘形之时,我们的邻邦也许“几代人”早已握紧了拳头,或勾起了脚尖儿。
我们习惯于张扬胜利背后的“思考”,那就是褒奖、宣扬、再褒奖,也习惯于失败之后的“严肃”教训,会把小口哨、水瓶砸向足球场,以此来“激励”我们的健将们。殊不知,成功需掌声,失败同样需要掌声。因为竞技运动需要的是内在的坚韧和不屈的强大。
日本女足在许多时候,都禁得起输。而我们是不习惯输,输了,我们会冠以冠冕堂皇的“遗憾”。但是为什么在遗憾”时却想不到“铿锵玫瑰”她再“铿锵”也总有凋谢的时候?为什么不在那花儿谢之前,就着力培养幼苗呢?只等球员青黄不接时,给自己找个美丽的借口或说是推卸之词“遗憾”呢?
“从娃娃抓起”不能只写在墙上、喊在嘴里。我们可以扪心自问,对这句话究竟落实了多少?我们一个泱泱大国,女足注册球员才只有400多人,和日本、美国、德国相比,差之几十倍,几千倍不止。象日本学校的“校园足球”就开展的很好,他们力求从小女孩就开始培养其对足球的爱好。而我们绝大多数学校有个正规的篮球场地、塑胶跑道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建个足球场地,那才叫做“可惜了”,“真还不如”把大面积肥腴的土地搭建成娱乐场所和高价的、滞销的楼盘呢。
因此,对于竞技的艰辛、及对培养第二、三、四梯队的接班人来说,没有“遗憾”之词,只有对国家的责任、对人民的厚望而言。在国家的未来和利益面前,任何人没有借口。
希望我们能从日本女足夺冠这件事上得到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