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感“树上的金链子”

(2011-05-02 07:03:56)
标签:

杂谈

感悟

教学

有一个青年,在池边看见池中水底处有一条金链子,他就跳下水去,扒着泥巴寻找,

但弄得很疲倦,也还是寻不到。他爬上岸来,坐着休息,一会儿,水又清了,又能看到金链子了,于是,他又跳下水去寻找,同样找不到。没有办法,只好再次回到岸上,坐在池边发呆。这时,他的父亲走了过来,问他呆坐在那里做什么,他说:“父亲,你看,水底明明有一条金链子,可是我连续下了两次水,翻遍泥巴都寻不到。”父亲向水底看了一会儿,就断定那只是金链子的影子,金链子一定在树上,他说:“儿子,你上树去找吧,一定是鸟衔来的,然后搁在了那里”。儿子爬上树去,果然得到了一条金链子。

在现实生活中,有好多事情,需要我们换一个角度去考虑,或者说站在另一高度去考虑,可能就会受到好的效果。这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创新”。我们经常说的“动脑、用脑”,就是这个道理吧,像故事中的儿子,不假思索,不理头绪,乱碰乱撞,即使他再用力去找,也不会有结果的。

教学亦是如此,不知道是现代人变懒了,还是不用大脑,用电脑了。教学中的“金链子”就出现了以下几种模式地找法:

教参模式:只顾照本宣科,一味地将教参书,当成“权威”,不敢、不做深度思考,丝毫不敢加进自己的想法、看法;教学思路窄、方法陈旧、老套。更谈不上提出质疑,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再创造能力,这与找金链子的年轻人有什么不同呢?

网摘模式:不动脑,不思考。靠“东摘西借”过日子,不认真看教材,网络変成了好东西。他们无“孔”不入,备课时间节省了,但效率却未提高。

教研模式:教研放出的“卫星”就是标准、榜样。我也无数次地被所教学科放“卫星”,所以深有体会,有好多教师教研会后追问,哪节课该怎样讲、怎样上。当然,这是好事儿,但总觉得问得外行,无论什么事,都有它的变式,任何教学模式都不能复制。只有使它成为自己的东西,方能找到“树上的金链子”,这才是聪明之举吧!

领导模式:领导已离开教学一线几年或多年,况且,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怎能一刀切下去呢,领导号召该怎样上课,于是云集响应,一味照做。这与故事中的年轻人,屡次重复一个动作、一种想法的下水找寻“金链子”,又有何区别呢?

复制模式:或叫“拿来”模式、“克隆”模式。看别人的方法好,不分良莠,一律拿来,一条路走到黑,掉到坑里还在纳闷儿呢。这种人,本不知道金链子也有“影子”吧,就如祥林嫂不知道冬天里,狼也会出来一样吧?

思考,才能使人聪明;思考,才能使人睿智;思考,才能使人深刻;思考,才能使人进步;思考,才能使人更好地创新;思考,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金链子”。教学如此,其他亦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